返回第四百八十三章:陈松的野望  洪武年间小神医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贸易点的大明钱庄,是整个贸易点最豪华的地方。

大明钱庄中的那些账房,伙计,大部分都是从总行那边派遣过来的。

朱元璋对金钱看得特别重,所以,大明钱庄正式运行之后,朱元璋就下令,让大明钱庄总行,开设一个培训机构,专门为各地的大明钱庄培训账房以及伙计。

这样做,就是为了将各地的大明钱庄死死的把控在手。

贸易点大明钱庄的管事叫做崔平,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壮年汉子。

他正在大明钱庄的大厅当中忙活着,最近这段时间,实在太过忙碌,以至于大明钱庄中的人手都不够用,他也不得不顶替上来。

崔平认识陈松,他看到走进大门的陈松时,一脸笑容地迎了上去。

他朝着陈松拱拱手,笑道:“不知侯爷前来,未能远迎,还请见谅!”

崔平的手上满是茧子,尤其是右手虎口那里,那里的茧子发黄,看上去很厚。

这样的特征,一看就是经常劳作之人。

如果是经常劳作之人,脸上势必会有风吹日晒留下的痕迹。

可崔平的脸上并没有这些东西,如此一来,那么他就只有一个来历军队。

崔平,以前其实是锦衣卫当中的人手。

朱元璋的疑心非常重,对于自家的钱袋子,不允许任何人染指。

于是他就从锦衣卫当中挑选识字,精于算计且忠心的人,送到了大明钱庄总行那边的培训班,让这些人执掌各地的大名钱庄。

聪明的朱元璋,不会放弃任何集权的方法和手段。

大明钱庄如今不仅仅只是金融机构,他还是情报机构。

大明钱庄中的账房,或许和锦衣卫没有直接关系,但大明钱庄的管事,以及里面的做事伙计,基本上都是锦衣卫的人。

这些人手伴随着大明钱庄遍布天下,背靠大明钱庄,朱元璋根本就不害怕养不起这些人。

这些人就像是钉子一样,钉在大明江山的每一处。

每个月,大明钱庄就会将各地的情报汇总,发往京城。

陈松笑着回了一礼,笑眯眯的道:“这几天情况如何?账本总结出来了?”

“回侯爷的话,账本已经总结的差不多了。如果侯爷想要看的话,请跟着再下来!”

崔平瞬间就猜出了陈松的想法,带着陈松往楼上走去。

这是一栋水泥钢筋建筑,共有四层那么高。

建筑的窗户使用的全部都是玻璃,也只有这些东西,才能够体现大门钱庄的财力。

来到崔平的办公室,崔平将最近这几天总结出来的账本,拿给了陈松。

陈松坐办公室当中,翻看着这些账本。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短短的几天之内,所收取的税费,已经达到了四五万两之多。

这只是所收到的税,如果换成交易额的话,恐怕,少说也有二三十万两。

这才几天的时间啊,交易额就如此恐怖。

站在陈松身旁的林朗,看着上面的数字,不停的吸着冷气。

尽管林朗知道这个贸易点很赚钱,没有想到竟然赚钱到这种程度。

将手中的账本合上,陈松带着林郎走出了大明钱庄。

来到外面,陈松开始巡视,他想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建立贸易公司。

可是现在人太多,一时半会儿找不到,所以就只能暂时将这事放下。

几匹战马南下,陈松的奏折以及大明钱庄的账本明细,朝着金陵狂奔而去。

数天之后,账本以及陈松的奏折,几乎是同一时间放在了朱元璋面前的桌子上。

朱元璋认认真真的看着大明钱庄送来的账本,和陈松的奏折。

虽然陈松经常会给朱元璋制造一些令他震惊的事情,可这次,还是将他给震惊到了。

账本上的数字,让他不停的揉着眼睛。

曾几何时,朱元璋以为,大明的赋税,只能从农民的身上征收。

可万万没有想到,自从陈松到来之后,这传承千年不变的真理,居然被陈松扫进了垃圾堆。

前宋虽然海贸发达,虽然商税非常多,可和陈松的种种制度相比,完全就是小巫见大巫。

随手一个贸易点,短短的几天之内,就有如此多的税费。

还是之前没有什么准备,如果做足准备的话,朱元璋觉得,税费会更多。

这个时候,朱元璋倒不觉得归顺的那些牧民是累赘,反而成了钱袋子。

有钱,人的心情就很舒畅,就算贵为皇帝,朱元璋也摆脱不了这个千年不变的真理。

陈松在奏折上面的那些要求,全都被朱元璋无条件同意。

在批准陈松奏折的时候,陈松开始做起了另外一件事。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