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八十二 雅集 下  全球收藏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老四,赶紧把你的藏画拿出来看看!”

随着许邦达发话,许四海又抱了一捧卷轴过来。

启功还笑呵呵说收了不少啊,全是大名头的吗?

书画界有大名头小名头之说。

大名头自然就是全国有名的一线大画家,名气大流通广自然价格高,真是还能被列为海外藏家的展品之中。

只地方上出名的就是小名头,名气流通价格自然就低。

像民国时期的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吴昌硕等都是大名头的,但同时期就只有这了了几个大画家吗?

自然还有很多小画家,他们就属于小名头的。

许四海很自豪的说,自己收藏的画几乎都是大名头的,最起码清初的四王四僧都是,吴门四家也有两幅。

专业鉴赏古画的许邦达自然之道这些人的名气,他大声叫好,要许四海赶紧展开给他看看。

许四海刚刚展开一幅卷轴,他自己都还没来得及看是谁的,画面刚一打开一半,许邦达就脱口而出“这是髡残的!”

许四海伸头一看画面,可不就是髡残的,这是自己收的第一幅好画,画面他自然非常很熟悉。

“厉害啊,到底是专家!”

两位专家看了会,挥挥手示意许四海在换一副。

接着是正明代仇英的六平尺《太湖烟雨图,画面打开后,徐邦达同样一言断定,还说仇十洲的这幅画是他的精品,画的非常细致。

在看到画面上还有好几个收藏章,嘴里还喃喃自语,说传承有序,一样就能断定是真迹。

等到再看过两幅郑板桥的竹子,就连启功也人忍不住夸许四海眼力不错,收到都是精品。

萧越也适时的来一句:“那都是瞎猫碰上死耗子,都是撞上的,有啥就收啥。”

最后压轴的,自然是许四海在那三爷家收来的沈周的《牡丹图。

这幅画只画了歇着的一支绽开的牡丹花,上头空余的地方都被沈周提满了字。还有“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的印章,以及乾隆的儿子嘉庆的“嘉庆御览之宝”三方印。

启功再说画得好啊,画面干干净净,不必专门画花卉的恽寿平差。

徐邦达还手指画上的大幅题字对许四海说,看看人家字写得多好,敢写长款,这就是自信。

你的画不错但字还很差,看上去火气十足,需要好好的临帖十年。

“等你的字写好了,就能靠卖画吃饭!”

许四海虚心接受。

不过要他卖画为生他绝对不愿意,也从来没想过要当职业画家。

他一个穿越者将来没个百亿身价,这不是白白穿越了吗,还用的着卖画?

等鉴赏全部结束,时间早就过了饭点,等主人萧越宣布开饭,大家都齐齐开动起来。

启功大赞王世襄做得小鸡炖蘑菇非常好吃,很和他的胃口。而金玉良则说爆炒猪肝做得好,鲜嫩爽滑,够大厨的水平。

这一番夸,让王世襄非常得意。

他还要许四海也多学学做菜,这样他师傅就能吃上美食了。

许四海只能大叹苦经,说自己的时间都被师傅给安排好了,一点时间都挤不出来。

“做菜是小道,书画才是正道!”徐邦达从自己的位置上劝说许四海。

大家吃着吃着又说起抗战时萧越他们给路军送金条的事。萧越还说当时都是做局去骗小RB,谁知道收古董的小RB贪心不足,还想自己到乡下去挖墓,结果愣是被游击队给打死了。

以至于好些假宣德炉;石涛;青铜鼎;董其昌的字都没卖掉,现在还藏在家里吃灰。

酒逢知己,徐邦达也喝的有些高了,他也说了为啥才走上书画鉴定这一行。

原来徐邦达的父亲是个富有的商人,他出生在魔都,14岁就开始学绘画。

1岁时花了20两黄金却收了一副王原祁的画,但最后鉴定是幅假画,他非常气愤,从此就开始潜心研究书画鉴定。

徐邦达还和许四海说,书画鉴定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必须要活到老学到老,要用心专研下去。

文物分为金石瓷画四大门路,许四海既然想走收藏家路子,他自然是要专研书画鉴定的,不然他苦心学画干什么,还不是为了理解书画的内涵?

“我会的,会一辈子专研下去!”

“好!”徐邦达还和许四海碰了一杯。

老先生随后说,他已经老了今年整整70,看到书画鉴定后继无人分他心里急啊,既然许四海有意与这一行,他愿意提供帮助。

“鉴定古画我是有点心得的,小伙子你要是想走这条路,我送你几本书先看着,以后再有啥不懂的可以来找我。”

这份情谊简直太厚了,许四海赶紧起身给许邦达道谢,说一定会以老先生为榜样一辈子专研下去的。“我发誓!”

“没啥,我们都老了,你是有天分的,我是在给国家培养后代。这一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