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英发不假思索,当即开口:“臣无异议,事关汪门惨案,凡有嫌疑,皆需审问清楚!”
朱瞻基放出笑声:“叶大人处事公正,本宫信服!”
这是今天,太孙第二次夸赞叶英发是个好官。
朱瞻基不等叶英发嫌弃,就看向万高:“万御史,你也听到了,叶大人没有异议,如今罗向阳就在江都,你去寻他,将王博厚一家,捉拿进你的两淮巡盐御史衙门吧!”
“臣领命,这就去办!”万高应了一声。
请示了一番,便转身离去,找罗向阳统带的锦衣卫,抓捕王博厚一家。
朱瞻基发出一声叹息。
“扬州不能乱,两淮不能乱,尤其是在朝廷南疆用兵之时。这是底线,你们执掌两淮,需得记住。”
这是要赶人的意思了。
叶英发、邓永新、戴围三人,连忙面向太孙。
“臣等知晓。”
“城中动乱,臣等先行告退。”
朱瞻基点点头:“去吧,好生做事。”
……
待到三人离去。
一直站在凉亭外的于谦,面带笑容,默默的走了进来。
“太孙,汪府后墙外的那柄倭刀,是您安排的?”于谦只看了一眼旁边的花锦官,便开口小声询问着。
朱瞻基点点头:“戴围杀了那么些倭寇,总是会缴获些倭刀带回来的,正好也就用上了。”
于谦皱着眉沉思。
他此时也算看清了,太孙这是要用,假借汪家被倭寇所杀,作为突破口。
为了显示朝廷公正,和汪家有嫌隙的王博厚,才会被调查。
不过……
于谦开口询问:“若是汪汝润勾结倭寇,那与其与嫌隙的王博厚,便不可能与倭寇勾结,查他也就显得不合道理了。为何叶英发方才会答应?”
这一点很关键。
朱瞻基轻笑一声,他示意旁边的花锦官,为自己倒上一杯被煮开了无数次的茶水。
“汪汝润是不是勾结倭寇,尚且存疑。王博厚是否与汪家灭门案有关,也有待查清。但邓永新控告叶英发,官商勾结,他就不得不答应,万高要查王博厚的要求。他若是方才不同意,我便能就此拿下他治罪。”
于谦有些明悟,迟疑着点头。
但他还是忍不住开口道:“您觉得王博厚是否有问题?”
“不论王博厚有没有问题,现在开始,他必须有问题!万高查出两淮盐商,与倭寇有勾结,这件事是真。邓永新控诉叶英发,以王博厚为白手套,大抵也是真。”
于谦越发不解:“可即便如此,也不能因此,将叶英发等人定罪……”
朱瞻基轻笑一声:“还记的汪府外的倭刀吗?”
于谦点点头。
他正要追问,太孙已经摆摆手。
于谦心里,按着太孙以前的解释,骂骂捏捏了一声。
谜语人!
两淮大盐商汪汝润满门灭口的案子,在江都城里彻底的流传了开来。
不少的谣言和消息,从各处流传出来。
百姓们除了津津乐道之外,并没有多少的感受。
灭门案啊。
那得是血海深仇,才会发生的事情。
他们这些小老百姓,平日里不过是为了填饱肚子,哪里会有这般的深仇大恨。
倒是城中的盐商们,内心惶恐,近日都不敢出门了。
唯恐,会被那些不知道藏在哪里的倭寇,给找上门来,在上演一次灭门惨案。
他们可是听说,汪汝润家藏钱的地方,被搬运一空。
官府至今没有给出准信。
他们不得不猜测,所谓倭寇灭口,其实是假。真实的情况是,倭寇在报仇,报扬州卫杀了他们那么多人的仇。
顺带着,将他们这些两淮盐商,辛辛苦苦积攒了无数年的钱财,给统统抢走。
有人去找了两淮转运司衙门,希望能够得到一个准信。
衙门里,只给了一句话。
他们不会有事。
……
刚刚得了衙门消息的盐商们,刚刚回家,就听到了一件骇人听闻的消息。
两淮地界,数一数二的盐商王厚博,被抓了!
抓人的是锦衣卫。
被关在了两淮巡盐御史衙门里。
一时间,刚刚被两淮转运司衙门安抚住了的盐商们,再次惶恐不安起来。
如今,汪汝润死了。
王博厚又被巡盐御史衙门抓了。
谁也不知道,下一个被杀或者被抓的人,究竟会是谁。
……
两淮都转盐运使司衙门前,再一次被两淮盐商们堵住了。
他们这一次发誓,不见转运使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