乎是处于各部衙门的第一线,负责处理着各部衙门第一手的事情。
如今他们没有官身,但却做着介于官与吏之间的事情。
到了这个时候,杨士奇终于是反应了过来。
自己竟然忘了太孙早就培植了完全属于自己的人手。
日月堂!
也难怪,自己刚刚提到,能从朝中抽调人手给太孙,却没有从太孙那里得到一丝的回应。
原来是落在这里了啊!
为了弥补,杨士奇立马斩钉截铁的开口道:“朝廷负有教化地方百姓的职责,教化之功颇大,朝中自是要派遣我大明官员前往地方。臣以为,那些观政少年这些日子学习的很好,做事很认真。朝中如今既然无人,就该打开招贤之门,封赏赐予这些人以官身,委以重任,想来日后他们也会为大明鞠躬尽瘁,忠心办事。”
如同杨士奇所说的,朝廷派到地方教化的人,肯定不能师出无名,得要有官身才行。
于是,这位内阁排位最后的大臣,直接建议给这些少年统统赐予官身。
坐在杨士奇对面的金幼孜,不由的撇撇嘴。
谄媚!
他觉得杨士奇有些太多于献媚了。
但是朱瞻基却拖着长长的尾音说:“这样做不好吧”
很显然,这不是在问提出意见的杨士奇,而是看向了首辅杨荣。
官员的任免是掌握在皇帝的手中。
但是内阁和吏部同样有着举荐的权利,所以去的了杨荣这位首辅的赞同,基本就表明这件事情代表着已经得到了朝廷的认同,等送到皇帝面前的时候,基本上不会再有被驳回的事情发生。
尤其是在这件事情,是为了给皇太孙培植党羽。
大概,皇帝和高兴自己的大孙子,终于是想起来要培植自己的党羽了。
但是杨荣还是有些徘徊。
大明的官员,如今都要经科举入仕,皇帝朱笔题名,如此才算是完整。
那些少年的作为,他有了解,但他同样知道,那些出自日月堂的少年没有一个人取得过功名。
一大批没有经过科举的少年,同时获封大明官职,杨荣觉得到时候朝堂上又的要掀起一阵风波。
朱瞻基默默的看着陷入纠结的首辅,淡淡道:“南疆及东瀛即将步入稳定,走上长治久安的道路,朝中需要尽早拟定出各地三司人选,好让各地真正的能够归于我大明王道教化之下。”
杨荣的目光微微一闪。
太孙这是让出了南疆和东瀛,文官之中最高一层的人选权力。
相对于一批投身南疆和东瀛地方的少年们,很显然,杨荣更加的关注与那些统辖一方的高官人选。
这关系到他身为首辅所推行的政策,能否通畅的执行下去的问题。
如今太孙这样说,即便太孙在这些事情中没有绝对的决定权,但是来自于太孙的助力,杨荣觉得自己应该拥有。
“杨大人所言,本官无异议。”
杨荣终究还是很内敛的,更是将这件事情归咎到杨士奇的身上。
到时候传出去,就是杨士奇提议,这才让那些少年人获得官身。
就算是出了什么事情,也不管他杨荣,乃至于是太孙的事情。
杨士奇有些无奈的看了一眼老伙计,首辅大人的心思他明白。
但是他也无可奈何,他想要在太孙面前多积攒些情面,这样的事情就必须要认下。
现在算算,杨士奇觉得自己除了获得了太孙的情面之外,就再也没有其他的好处可言。
太孙获得了南疆及东瀛地方官员的人选,首辅大人获得了两地三司的人选。
这两人都是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啊!
对面,金幼孜再一次撇撇嘴。
他忽然觉得,就算是身居大明次辅,也不过是件可有可无的事情而已。
徐景昌一直在喝茶,一杯接着一杯。
他现在倒是觉得,果然还是文官们玩起手段来格外的好看。
不过自己还是更适合干杀人的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