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三十七章:一将功成万骨枯  织明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慰劳之心。”

谢四新眼睛一转,便知洪承畴话中之意,当下接言道:“请督臣放心,学生这就下去准备,天黑前便可赶至锦州。必定将督臣对祖帅爱护之心,一字不差地传给祖帅。”

洪承畴点了点头,又对他说道:“好的药材,带一些,尤其是最好的山参,也带两棵给祖帅。”

他接着又对谢四新嘱咐道:“过小凌河的时候,到永宁伯军中看一看,也代本督慰劳一番宣府的将士们。”

“是。学生省得啦。”谢四新答着。

李嵩这时又开口问道:“督臣,方正化公公一直催促着要宣大军马回师,此事可如何办?”

洪承畴还未接言说话,巡抚邱民仰却先开口道:“奴贼大有退兵之意,且此时已近严冬,日渐寒冷,我想锦州暂时应再无大的战事。

何况锦州城下,已有长伯将军的万余宁远精锐驻守,就算奴贼复来,一时也未见得就能讨了便宜去。

再有小曹将军与王总兵、陈总兵等部就驻在松锦之间,亦可随时进兵锦州城下,何惧奴贼复来?”

邱民仰边说边看着洪承畴,见他并未有所阻止,才继续道:“宣大三镇虽有近三万余兵马,然其若是现下就回师而去,于辽东战事却是影响不大。”

李嵩听了邱民仰之言,似乎有些别的想法,但他也只是张了张嘴,那一番话语却并未直接就说出口来。

但他的小动作却未能逃脱洪承畴的眼,只听洪承畴向他问道:“镇中先生,有话但讲就是。”

李嵩这才向着巡抚邱民仰抱一抱拳,道:“邱抚台所言确为不虚,宣大军马此时撤回,于辽东军事影响不大,奴贼新败,再加天气日益寒,谅其也不会再次大举来攻。

然学生浅以为,与其使宣大军马立刻撤回,反不如将其调往宁远驻扎,再分批回师为好!”

邱民仰闻言陷入了沉思之中,蓟辽总督洪承畴也在一旁不住抚须点首不已,片刻后,才说道:“可调王廷臣所部兵马,接替永宁伯驻守小凌河畔,余者各部暂屯于松、杏、高桥之间即可。”

“督臣明鉴!”

…………

大明永宁伯、宣府总兵、镇朔大将军张诚,正站立在小凌河北岸的一处土丘,望着河岸边一队队精悍的宣府军将士,心中无限遐思。

自己率领宣北一万九千英勇的将士,出师援辽,数番大战下来,虽是连战连捷,更斩杀奴贼豫亲王多铎以下十余员高级武将。

但自己带出来的近两万忠勇将士,却也战死近两千余众,负伤的将士更是多达三千余人,他们中间怕是又有近千人要因伤退伍。

虽然自己因此战军功,得以被皇封为伯爵,更是进为镇朔大将军,但这些却是用宣府将士的性命换来的。

“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啊!”

张诚轻叹了一声,不由再次想起前任宣府总兵杨国柱来。

杨国柱此番率领一万两千精锐人马援辽,却在战场为国捐躯,将自己的生命永远留在了辽东大地,留在这里陪伴他的父亲和兄长、子侄。

不过,张诚也因此接掌了杨国柱麾下兵马,虽然装备与宣北军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若是单从兵员素质看,却都是乘之选。

尤其是郭英贤、何振雄、唐先成、匡永忠等人可都是难得的将才,更何况他们作为宣府镇城周边驻扎的队伍,将会是张诚前往镇城后最大的助力。

张诚望着石门山方向,在心中暗暗告诫自己:“绝不会让杨国柱白死,自己也决不会辜负了杨国柱的嘱托,一定带领好他麾下的军队,带领他们讨流贼、征鞑虏。

为杨帅报仇,为天下苍生搏出一个太平盛世!”

…………

张明远策骑奔至近前,大声禀道:“禀父帅,宁远协守总兵王廷臣将军到了。”

张诚这才在沉思中醒来,他大手一挥,道:“走,随本伯去会会王将军。”

张成芳闻言忙牵过张诚的战马,这是一匹毛色为黑白相间,有如菊花花纹一般的骏马,是前次在松山受封领赏时,当今崇祯皇帝御赐的八匹骏马之一。

这种毛色的战马,俗称“菊花青”,但张诚却给自己的坐骑另取了一个名字,唤作“碧骢驹”。

在前次锦州南与奴贼的战事中,张诚原来的坐骑因护主而受伤,不得不另外更换战马,原本在军中还有两匹战马,是张诚留给自己备用的。

可送松山堡领回御赐的战马后,他一眼便看中了这片“菊花青”,便将其作为自己的新坐骑。

在临离开松山堡时,谢四新前来为他践行,见他将此马作为自己的新坐骑,便问张诚可给这匹菊花青起了名字没有。

张诚自然而然地回道:“取了,就叫菊花青。”

谢四新闻言当时就不干了,他依着马经就给张诚讲了起来,最后更是十分强烈的建议张诚给这匹新坐骑定名为“碧骢驹”。

张诚原就对马经这一类知之甚少,更听这“碧骢驹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