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像朝廷里某些官员说“下海没出息,请陛下继续海禁”的话,都是来忽悠人的。
不过像金濂临死前的发言,却是坦诚的站在朝廷角度上来说的——
永乐到宣德年间的数次下西洋,主要目标是“耀兵异域,以示中国富强”,换句话说就是去撒钱笼络海外蛮夷的,让你看看什么叫做天朝上国。
像这样的行为,对于国库来说自然是个庞大负担。
但如果大明能放下面子,在进行政治任务的同时兼职卖货,那局面就不同了。
对钱财的追求让商人们对下海趋之若鹜,所以在东南沿海,常见有海船往来。
但是他们的收入,是不计入纳税程序的。
不用向朝廷缴税,每次出海的利润有几倍到几十倍之多。
也难怪海商几乎人人富有。
而背着朝廷偷偷做这种事情,还用舆论蒙蔽统治者的耳目,忽悠皇帝不关注海外动向,自然也有某些官员参与。
反正他是锦衣卫,李继业也不讲究,直接把自己感觉有牵扯到这些事情中来的人物都记了下来,弄出来了一张关系网。
当身处东宫的朱见济受到这封密奏的时候,也不由得称赞起了李继业敏锐的嗅觉。
这跟他祖宗简直是两个极端!
尽管此时已经到了秋日,晚上的天气还有凉爽,但朱见济仍是穿着亵衣直接光脚站到地上,双手叉腰哈哈大笑。
服侍小太子入睡的马冲急得不行,生怕朱见济凉气入体,在夏秋换季之时受寒生病。
“这是何等好事,能让殿下如此开怀?”
朱见济摇摇头,没跟他细说。
本来想着入睡的,现在睡意都给笑没了,他干脆告诉传消息过来的卢忠,“李继业这个人的确有些才智,给他提拔提拔吧!”
东宫咬人的狗养了不少,会喳喳叫的鹦鹉也发展成了遍及全国各省的大社团,但鼻子灵通的还是少的。
北边有个柴犬,南边也该来一条土松了。
可惜,现在下手还不行。
有些事情是好的,但得一件一件来做。
再说了,
钱嘛,赚来赚去其实都是在大明的手里,等朱见济人马一齐,直接杀过去把财物都抢了都行。
如今盐政和商税每年可以收入大笔钱财,名下的布业和玻璃厂也扩张了几倍,都快去南方这个纺织业的传统地带踢馆子抢市场了,一切运行良好。
所以小太子并不着急找人要钱。
他现在关注的,是中央统治的问题。
改土归流……
这个在上半年就被抛出来,在经过朝臣的吵吵闹闹后,终于得到了认可,并且推行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