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见济对于朱佑栎身边刷新出来了怎样人物,并不是很关心。
因为他虽然一直很关心历史,还在太学讲说上强调学好历史的重要性,但他本人的历史知识……其实并不是学的很好。
他只知道在原历史上,明朝有个求才若渴,天天喊着“需要你这样人才”的西厂,并不能断定,谁是西厂的管理人。
谁让“汪直”这个名字,在大明朝还是很常见的。
朱见济常去外面微服私访,看一下民间生活,然后就不知道遇到了几个“汪直”和“王直”。
所以当他知道朱佑栎钦点的拉车小宦官也是个汪直时,皇帝不过微微一笑,淡定点头。
那家伙就十来岁的年纪,能是西厂厂公?
看起来很机灵,以后跟着儿子当条好狗,也是挺方便的。
……
“安南打完了?”
接到新通报的时候,朱见济正站在北京城中新落成的百尺楼上面吹风,顺便欣赏下面的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这一栋百尺楼,是在大钟楼的工程进行了一半后,朱见济下令修建的。
跟钟楼相对而立,高度还要高出不少,为得就是在前者修好后,能有个地方好好观赏。
这些年来北京城越发的繁荣,光是街道就进行了多次修缮,城区面积也扩大了不少,
常住人口越来越多,自然也衍生出了“居北京,大不易”这样的话。
北京爷们在外面走,腰杆子也越来越硬。
毕竟古往今来,太平盛世住在首都之地,比起外人都是有不少便利的。
就算有些家伙占了便宜还卖乖,说北京户口也没啥好的……
可事实就是如此。
当然,眼下矛盾还没积累到很严重的地步,虽然大家都很羡慕北京户口,但也没到,没了它就权益受损的地步。
朱见济作为主政者,求得可是京城周边发展完善,而不是弄出来一个“环京城贫困带”。
在北京愈发吸引人,加上科举考试都必须在北京举行,每年往来于北京和外省的人还是很多的。
北直隶利用交通带来的方便,倒也发展了一些。
所以朱见济有闲心弄这么一栋楼出来,当做景观,来欣赏北京城的风光。
百尺楼也不是皇家贵人专用,是对外开放的,也是能让老百姓享受了一些城市建设的福利。
不过此时皇帝微服而来,自然是把多余的人提前清理了一下的。
“把永乐朝的交趾地图拿出来,按照那上面划分吧……”
朱见济吩咐道,“占城国王如何?”
汇报的人不知道皇帝指的是被俘虏的那位,还是逃跑到山林里藏起来的那位,只能把两人情况都说了。
“前王盘罗茶全前年被俘虏后,便病死在安南将之压回国都的路上,之后被后者斩首示众……其弟盘罗茶悦称王,至今在我大明军中,与英国公一起征讨安南。”
“这是其人亲手所书,以表对陛下的感激之情。”
说到这里,传话人从袖子里拿出一封书信,呈给皇帝。
朱见济接过一看,这书信上的字写的歪歪扭扭,满篇的语法错误,三句之内,必然有“感恩戴德”四个字。
皇帝再仔细看几遍,才从字缝里又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爸爸”。
“这盘罗茶悦倒是个懂事的。”
朱见济被占城国王舔的非常舒服,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使者耿直的说道,“其中也是有缘由的……”
“在大明帮占城复国后,盘罗茶悦为王,但也有两个侄儿在与之争夺王位。”
在盘罗茶全被黎思诚亲征俘虏之后,虽说情况跟大怂的靖康之耻差不多,王族大多被打了包,但还是有两个儿子跑出去了的。
现在复国了,作为唯二的王子,他们对王位自然有强宣称。
虽然盘罗茶悦在跟着明军复国过程中,有努力的表现自己,带兵打过几次仗,论功劳更有资格当国王,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出来捡漏。
而占城作为一个不怎么讲究的小国,还真有一些权贵怀念把国家玩完的先王,希望他的血脉能够继位。
对此,朱见济当然不会放过机会。
附属国有了王位继承纠纷,那宗主国就可以在其中捞取不少好处了。
现在盘罗茶悦在书信里表现的如此虔诚,估计就抱着讨好宗主爸爸,获得大明正式册封诏书的念头。
这就有利于大明对他进行王化了。
没看盘罗茶悦已经学着写汉字了吗?
以前占城国虽然称臣,但在国内,到底还不怎么尊崇中华文化——
因为占城的气候是完全的热带,在文化影响上,也是更倾向于印度那边,将印度教尊为国教。
朱见济在收复金洲,复设旧港宣慰司后,就对南洋各国进行了新的调整。
趁着当年一战而亡满者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