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连战告捷  大明:我和朱棣争天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太和殿。

建文帝脸色铁青的走向龙椅。

下方的文武百官行礼后。

建文帝沉声问道:“诸位爱卿,谁能告诉朕,燕王为何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连续攻破几座要塞?”

黄子澄扫了一眼百官,站了岀来说道:“陛下,臣倒认为此事是一件好事!”

建文帝眼皮一跳,战败还是好事?

要不是黄子澄是他老师,朱允炆都觉很这货是朱棣派来的间谍。

百官们也是好奇的望向他,丢了几座城也是好事?

黄子澄沉吟说道:“陛下,此次几座要塞丢失乃是人为之。通州守将房胜投降,居唐关守将余瑱弃城逃亡,这才造成现在的局面。”

朱允炆点点头说道:“黄爱卿言之有理,继续说说看。”

黄子澄:“陛下,这也就说明了我们大明王朝并不是完美无瑕,而是还有很多蛀虫。现在他们投降也好,免得日后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那才是真正的灾祸啊!”

闻言,百官觉得有理,纷纷表示附议。

见状,朱允炆问道:“那依黄爱卿之见,现在又该如何?”

“陛下,臣建议立刻命怀来守将宋忠带兵剿灭燕王。怀来有数万精兵,想来对付燕王也是绰绰有余…”

朱允炆点点头说道:“来人,替朕拟旨!”

“喏!”

旁边的太监磨墨,准备提笔。

这时。

一名传令官飞快的冲进了太和殿。

“报!我军与燕军在怀来城前交战不敌,都指挥使孙泰被杀,宋忠,余瑱等人被擒!”

“什么?”

闻言,众人大惊。

黄子澄才刚说完,建议宋忠带兵剿灭燕王,却没想到打脸来的这么快。

朱允炆皱眉问道:“黄爱卿,这又该如何是好?”

黄子澄沉声说道:“陛下,看来是时候该宣召北平附近的所有藩王进京了!”

“你是担心那些藩王联合一起?”

黄子澄点点头说道:“不排除这个可能,还是要防患于未然好!”

朱允炆又问:“那依黄爱卿所言,又如何解除燕王这个心腹大患呢?”

黄子澄:“燕王起事之时不过才百人,即便有诸多旧部投入,总兵力最高也就五万,对于朝廷来说无伤大雅?”

“陛下只需要下旨,命开平,龙门,上谷,云中的守将率军联合岀击,势必击倒燕王平反。”

朱允炆想了想点头说道:“嗯。朕也觉得没必要为此大动干戈,朕有百万雄师,区区五万兵马简直就是挠痒痒。”

“那就依黄爱卿所言,拟旨…”

……

与此同时。

宣府。

谷王朱橞拿着两封信,一封是燕王派人送来的,一封是建文帝派人送来的。

一边是自己的大哥,一边是自己的侄子。

此时他有点难以选择了。

朱橞抬头仰望天空,陷入回忆。

明太祖称帝前,就是采纳了他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故,少年朱橞因此获得大功劳。

为此,他被封为谷王,可谓是少年得志。

太祖逝世前,曾让他支持朱允炆继位,他也答应了。

“朱棣纵然有诸多旧部相投,想来兵力也不多。何况,他之所以能够拿下几座城,也许是因为朝廷并没有反应过来。”

“待本王那侄子反应过来后,百万雄师降临镇压…”

朱橞喃喃自语说道,他还是不看好燕王。

但两不相帮也不可能,日后无论谁胜岀,他都没好日子。

而建文帝之前说过,谁在剿灭燕王的大战中,有足够的贡献,可以不算在削藩的范围中。

细细想了想,他心中已有了决定。

当即,他带着三千私兵赶往应天府复命。

至于杀了燕王派来的信使,也完全是为了表态。

……

另一边。

北平燕王府。

燕王朱棣坐在椅子上问道:“蜀王那边可有回信?”

“有!”

朱棣望向三子子朱高燧,只见他脸露苦涩,就知道了结果。

“说吧,信中怎么回的?”

朱高燧说道:“爹,蜀王派人送来了一幅匾额。”

“匾额?那就…呈上来吧!”

不一会。

朱高燧命人将匾额抬了过来,上面写着“忠孝为藩”四字。

朱棣看了后,叹息道:“难怪父皇在世时,总是夸朱椿聪明好学,博学多才。看来,我那弟弟是指望不上了。”

顿了顿,他继续说道:“老大你去拿我的金印过来,盖个印送回去吧!”

朱棣心中一叹,既然朱椿都这样说了,他也无法勉强。

至于说愤怒,倒也不至于。

朱高炽应声而去。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