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依然黑压压的站满了人。一个从七品芝麻小官,挤在黑压压的后排人堆里,上哪找去?
朱亨嘉把曹登榜写的疏给站在前面的四品以上官员传阅了一番。
吏部右侍郎顾奕气得脸都红了:好你个曹登榜,吾让你仔细着当差,你就这么个仔细法呀!居然敢骂监囯与民争利!简直混帐得不象话!
“诸卿,汝等都说说曹登榜的这道疏写得好不好?”
“曹登榜狂悖无礼,请监囯念其第一次当差,不懂礼仪,莫和其一般见识”,东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关守箴是个厚道人,赶紧帮曹登榜开脱。曹登榜怎么说也是户部属官,他倒了霉,关守箴脸上也无关。
“关卿,孤倒是觉得曹登榜这道疏写得好!非常好!来呀,宣曹登榜近前答话”。
挤在最后几排的曹登榜听到此起彼伏的传唤声,知道是在唤他。连忙快步走到朱亨嘉跟前。老先生挺激动,终于见到天颜了!
“曹卿,朕听说卿非常勤勉呀!昨天上午刚授的官,晚上就给孤上了这道疏?”
“殿下,昨日授官时,顾大人勉励臣,要臣仔细着当差。臣想着老骥伏枥,时不我待,所以连夜上疏,上报监囯圣眷,下报顾大人嘱托。”
朱亨嘉乐了:感情汝仔细着当差就是仔细着给孤添堵呀!好!很好!汝给孤找麻烦,孤也给汝找点麻烦。
“曹卿,孤看汝上的疏似乎对盐务很精通啊!”朱亨嘉给曹老头下套了。广西盐税收不上来,朱亨嘉想了很多办法都没用。就想把难题踢给曹老头。汝不是能吗?解决了,当然好;解决不了,看孤怎么收拾汝!
“顾下,臣是琼州人,琼州产盐。所以对盐务,臣略知一二”,曹登榜也不谦虚,概然而答。
“哦,卿是盐课提举司副提举,有办法替孤把盐税收上来吗?孤要求不高,每年二十万两就成。”
“殿下若依臣之策,臣有把握每年收盐税三十万两,三年之后,每年百万两以上。”
见老家伙上套了,朱亨嘉暗喜:让你狂!办不到,看孤怎么治你的罪。
“哦!曹卿可不要把话说太满,盐商们可不好对付!”
“殿下,臣以为盐税收不上来,根本缘由不在盐商,在制度!”
“哦!”朱亨嘉来了兴趣,“卿详细说说。”
“解决盐税问题,臣只有四个字:一例通销。”
??
大明朝建国后,即对食盐进行专卖。
一开始实行“开中法”:用官府控制的“官盐”或称“引盐”来换边军所需军饷。也就是让商人把粮饷运到边境,然后根据商人所运粮食的多少给予相应数量的盐引,商人凭此盐引赴指定的盐场支盐,再送到指定的地区销售。以达到专卖的目的。
到了成化年间,腐败严重,开中法实施困难。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官府直接运盐售盐变得常见。万历二年开始,广西正式开始食盐官运。万历四十五年,袁世振在两淮盐区实行“纲法”,大明朝的盐法开始变迁为“专商引岸”制度。
所谓“专商引岸”:是指由官府将盐运到各省指定的地方,卖给固定的盐商,各省盐价自定,不能跨界售盐。广西指定地点是梧州。
所谓“一例通销”:是指不再实行专商垄断,由官府在指定地区发售给任何想买盐的商人。买盐的商人可以跨省贩卖,不再有地域限制。
??
朱亨嘉有点不太明白:“曹卿,为什么由‘专商引岸’变成‘一例通销’就能把盐税收上来呢?”
曹登榜胸有成竹:“殿下,盐税收不上来,是因为每省的官盐集中在少数大盐商手上,他们垄断了盐价,盐价自然就高。百姓吃不起官盐,只好吃质量粗劣的私盐。而官府每斤盐收的税是固定的,享受不到盐价上涨带来的好处。‘专离引岸‘说白了,就是肥了盐商,苦了朝廷和百姓!”
“孤还是不太明白,官盐销售得少,盐商怎么赚钱呢?”
曹登榜一笑:“殿下您有所不知,盐商购的官盐质量好,都是给有钱人吃的。虽然卖得少,但价格极高,依然能赚很多。有的盐商甚至宁可把盐放在仓库里也不愿便宜卖。”
“官盐卖得少,那孤的盐场里生产出的那些卖不掉的盐去哪了?”
“理论上应该存在盐仓里,但有没有贪腐走私之类的丑事,非臣所知也。”
“那卿再给孤说说‘一例通销’的好处。”
曹登榜精神一振: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要是能在自己手上让老百姓吃上平价盐,自己也算没白当这么大官!
“殿下,臣以为‘一例通销’的好处有三点:其一、可以增加官盐的销售额,从而增加盐税。买官盐的商人多了,官盐销量自然高;官盐不再由少数大盐商垄断,价格自然低,价低了,又促进了官盐的销售。每斤官盐,朝廷收的税都是固定的二十二文,卖得越多,盐税越高。其二、对百姓和其他原本没有资格售卖官盐的商人是大好事。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