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下了南昌,又招降了石城王朱统锜,朱亨嘉一开始还想派一支兵马渡过长江,挺进中原。但一来江对岸的阿巴泰,是满洲老将,防守十分严密,己方的水师和清军的水师实力差不多,大军渡江不易二来即使渡过江,中原一带地势较平坦,利于骑兵、不利于步兵,现在自己手中的实力还不足以在中原站住脚。
因此朱亨嘉决定,暂时不北上安徽、河南,而是先大力支持石城王,在大别山区埋下一颗钉子又不惜重金,打造战船、扩建长江水师,将水师数量由七千,扩充到两万,为将来渡江做准备。
忙完这些,朱亨嘉看着御案前满满一筐奏疏,犯了思量。
上这些奏疏的大臣,有关守箴、孙金鼎、顾奕、余朝相、史其文、严天凤、范友贤这样的元老重臣也有陈邦彦、王夫之、钱秉镫这样的后起之秀还有耿继茂、惠之观之类的降将。
奏疏的中心内容只有一个:殿下您攻克了武昌,功劳这么大,应该早点登基称帝,以正人心。
内阁次辅孙金鼎,更是在奏疏中高声疾呼:“殿下不称帝,奈天下苍生何!”
朱亨嘉很纳闷,五年前,自己监囯的时候,天下一片唾骂,骂自己是跳梁小丑、妄窥神器。怎么才过了五年,就众望所归了?
心腹智囊、东阁大学士、两广总督郑封的一封密札,让他清醒了过来。
密札上只有九个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这九个字是当年学士朱升,献给太祖朱元璋的平定天下之策。
见了这几个字,朱亨嘉恍然大悟,当不当皇帝都是虚的,反正自己已经大权在握。现在最主要的就是积蓄力量,没必要过早地刺激鞑虏。称帝的事,等打下南京再说吧。
除了劝朱亨嘉暂缓称帝,郑封还建议,不要急着北伐中原,而是先沿长江而下,攻取九江府,再伺机打下江西的南康、饶州、广德各府,最后再进取南直隶,直下南京。
南京是大明的两京之一,政治意义巨大,江南又是满清的财赋重地。攻取江南,必能极大地改变双方力量对比。
这个计划和朱亨嘉不谋而合。
他令兴国公李赤心、郢国侯高必正、靖国侯袁宗第、蔺养成、李来亨等将,领兵五万,从南昌出发,北上攻取建昌、德安自己率十二万大军,由武昌出发,南下经大冶、新国州,攻取瑞昌和九江。
又令征虏大将军严遵诰留守武昌豫国公金声恒、建武侯王得仁、皖国侯刘体纯、兴业侯杨辅臣等留守南昌。
明军兵多势重,谭泰却一点也不畏惧。和阿巴泰一样,他亦是满洲老将,今年五十六岁了。
打了四十年仗的将军,什么风雨没经历过?大清谁不知道舒穆禄氏个个都是不怕死的英雄汉?
舒穆禄谭泰,拿出了野人女真特有的狠劲,欲在九江和明军对战。…
他令江南总督马国柱、康时升等将,驻守饶州府、广信府,以防南昌的明军固山额真朱马喇,驻守建昌县、德安县,阻挡明军李赤心部自己率满洲镶白旗固山额真何洛会、汉军镶黄旗二等精奇尼哈番刘良佐等将,至九江来战朱亨嘉。
谭泰率七万大军,三万骑兵、四万步兵,日夜兼程,赶到了九江。
九江是“众水汇集的地方”,赣江水、鄱水、余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九条江河在此交汇。
清军副帅失其何洛会,越走越不安,打马来到谭泰面前。
“大将军,九江府江河众多、水网纵横,十分不利于我军骑兵,却利于明军步兵。您为何选择此地决战?”
谭泰冷冷一笑:“吾当然知道此地地形,利于敌,不利于我。可两军作战,不能光看地形,还得考虑士气。明军刚克武昌,士气正旺我军攻南昌未下,士气已沮。若再不战而弃九江,士气必然崩颓,到时候江西全境、甚至江南,恐不复为国家所有矣!”
何洛会听完暗暗佩服,这舒穆禄氏果然个个都是狠人,即使兵马比明军少,地形也不利,依然敢跟明军对战。此仗要是由自己指挥,一定不会考虑士气,直接放弃九江,撤到鄱阳湖东边去了。
“大将军深谋远虑,末将不及”。
谭泰呵呵一笑:“何洛会额真不要担忧,本帅也不是傻子,来九江前,已使人探明了地形。九江府中部有一块小平原,河流不多,适合骑兵作战。且吾已让人在德化县准备好了船只,战况一旦不利,随时可以撤到鄱阳湖东”。
“大将军用兵沉稳,真有孙武之风也”,这一次何洛会彻底地心悦诚服了。
清军抵达了选好的战场,第一件事就是扎营挖工事。这是谭泰的习惯,不管行军多累,安营扎寨决不含糊。
一列列的清军伐木,栽下栅栏,挖好壕沟,垒起壁垒。壁垒里,大营套小营,一顶又一顶军帐,星罗棋布。为了方便骑兵进岀,清军还准备了木板,又在壕沟前密布铁蒺藜、拒马枪等物,还立了瞭望楼和箭楼。
朱亨嘉的大军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