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九章 平藩(十一)  南明靖江王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于大海部扎于东溪东面严思忠部扎于东溪西面”。

“哦,为何他们不在一起扎营?”

“听闻那严思忠自恃骁勇,瞧不起李、于二人”。

“这样啊”,王墀璯微笑,一个计划浮入脑海。

东溪镇严思忠军营,营门口几名军卒,如旗杆般挺立,崴然不动。

不愧是朱亨嘉的嫡系部队,训练有素,精神面貌极好。

一名信使骑马飞驰至营门口。

“吾奉我家少将军之命,送信一封给李占春将军”。

言罢,信使取出信件,系于箭上,一箭射入营中,拨马便回。

军卒将信报于严思忠,言有一信使送信给李占春将军,送错了,送到您这儿来了。

严思忠一听,乐了,送个信都能送错军营,这信使够笨的。

一看落款:王墀璯!

咦?敌将给李占春送信?写的什么?

拆开一看,信上写道:“十月二十日,谨拜李伯父尊鉴:侄愚,尝闻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昔伯父与家严至交,共击献贼于重庆。天道无常,竟成仇雠!每忆及此,家严无不泣下。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之事,古已有之。有家严,方有伯父之荣华。惟伯父思之!秋冷天凉,敬请添衣。侄王墀璯恭叩”。…

读完信,严思忠大怒,“好汝个李占春,怪不得停在东溪,不肯进军。原来汝以前和王祥一起打过张献忠,有私交,想循私情呀!可恶!”

他气冲冲带着信,质问李占春。

李占春急忙解释:“严参将,吾以前的确和王祥一起打过张献忠,但那已是陈年旧事。决无循私情之意!”

“既然如此,何时进军?”

李占春叹了口气:“明日一早,兵发赶水镇”。

次日,大批的明军往赶水镇前进。为了预防万一,李占春将部队分成三股,领头的是严思忠,自己为中军,于大海为后军。各军保持一里间距,以便互相策应。

风萧萧兮蜀水寒,李占春跟在严思忠后面提心吊胆地往前走。

先经过一座桥没事,又经过一座桥,又没事,连续七、八座桥,安然渡过。

李占春悬着的心渐渐放下。

忽然前方出现了一座狭窄的石桥,此桥极窄,仅能供两人平行通过。

桥边的芦苇丛,寂静无声,连只飞鸟都见不着。

不好!李占春大惊,此处必有埋伏!急令已经过桥的严思忠部返回,自己率军在桥边布防。

躲在芦苇丛中的王墀璯见明军有所察觉,冷哼一声,牙缝里吐出了军令:“出击!”

“杀!”

无数士卒从芦苇丛中杀出,冲向明军。

桥边狭窄,明军无法列阵,发挥不了战阵优势,猝不及防之下,渐渐不支。

前面的严思忠接到军令,正欲返回,忽然伏兵大作。且战且走,退至桥头,桥面狭窄,人马争渡,落水者无数。

李占春对严思忠道:“严参将,汝速领兵后撤,吾来断后!”

严思忠又羞又惭:“主张进攻者,某也!有何面目先撤?李副将先撤,吾来断后”。

李占春不再多言,领兵先走,严思忠边战边退。

幸得后军于大海前来接应,二人才得以逃回。清点人马,折了五千。

王墀璯打了胜仗,却不在赶水镇停留,南撤至播州松坎城附近阻击明军。

左右有不解者,王墀璯笑着解释:“退到松坎,是为了收缩防线,节省兵力。之所以撤退前在赶水镇打一仗,是因为之前我军屡战屡败,不打个胜仗,没法提高士气”。

“吼!”

座下的战马打了个喷嚏,马上的大明建武侯王得仁,意气昂然,腮下的几缕白毛,一得意便随风飘起。

“禀报建武侯,安乐溪以南只有千余守军”。

王得仁奉范友贤之命,去西线听用。得了这支生力军,明军西线主将彭明扬大喜。让王得仁从合江出发,渡过安乐溪,直插赤水河东岸,攻击王墀遟侧后自己率军一万去救滴水城。

“渡溪”,王得仁凶狠地下了军令。

自从和金声桓在南昌反正后,除了一开始打了几个胜仗,后面一直被谭泰压着打,王得仁心里憋着气。此次西征四川,打算打出个样子,让监国靖王好好看看。…

安乐溪正值枯水期,水很浅。

“咴聿聿”,王得仁驭马泅水而过。

“咴聿聿”,副将宋奎光紧随。

守军人少,惊骇逃窜。

“咯嚓”,王得仁将大刀横放,借着马力,割下了一颗脑袋。

“咯嚓”,宋奎光不甘示弱。

“这小子,想跟俺比刀法?”

王得仁骂了一句,又冲向下一个目标。

仗打得很顺,敌人的主力被王墀遟带去打滴水城了。王得仁部顺着安乐溪一路南下,攻下了怀县,直奔赤水河东岸。

王祥的二儿子王墀遟,正在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