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锦衣卫交给自己的“朱慈炤”的供述,朱亨嘉冷笑。
穿越前,自己可是历史迷,对此人事迹一清二楚。
此人后来流落浙中,做了一胡姓人家的上门女婿,以王士元之名教书为生。一直到七十五年那年,被人告发,抓到京师受审。清廷问他:“朝廷待汝不薄,何为谋反呢?”他很委屈:“我今年已经七十五岁了,血气已衰,鬓发皆白,如果要谋反,不在三藩叛乱之时行动,而选在现在清宁无事之时举事,有病啊?再者说了,所谓谋反者,必占据城池,积草屯粮,招买军马,打造军器,这些行为,我有了哪一项?”理是这么个理,但康熙不想放过他,“朱某虽无谋反之事,未尝无谋反之心”,下令将朱慈炤,及其子嗣彻底肃杀。
呸!如果汝是假的,自然该杀;如果是真的,身为先帝之子,不起兵反清,反而四处躲藏,逃避责任,把大明的脸都丢尽了,更该死!
哼,年纪倒是对得上,经历也说得通。但那又如何?汝是真是假,不取决于真假本身,而取决于朕的态度。朕说汝是真的,那便是真的;说汝是假的,那便是假的。朕还很年轻(自以为的),皇帝还没干过瘾。所以,汝一定是假的。
不过,要堵住天下悠悠之口,一定得组织三法司会审此案。必须把此案做成铁案!
“三司会审”,指的是刑部(审判)、大理寺(审核)和都察院(监察)共同审理,代表着大明朝审案的最高规格。
刑部尚书王化澄,是朕的心腹,便让他主审。
大理寺卿蔡应昌,跟朕也有几年了,应知朕意,便派他做副审。
左都御史郭之奇是朕的股肱之臣,但是这个人太正直,这种事不能派太正直的人去,不行。
右都御史黄宗义不错,他是大儒,有名望,而且一向主张把天下放在君主之上,应该不会太在乎什么法统不法统。上次朕让他劝鲁王退位就藩,他毫不犹豫地便同意了,说明此人善于审时度势。而且朕把他由左副都御史拔擢于右都御史,也算对他有知遇之恩。嗯,这是个聪明人,也委他做个副审。
很快,便将三法司会审的官员安排好了。朱亨嘉仍不放心,又单独召见了主审王化澄。
“王卿,汝觉得这僧人是真是假?”
王之澄心里一跳,此时立场一定要坚定,斩钉截铁地答道:“先帝殉国这么多年,此人才冒出来,定然是假的!”
朱亨嘉充满玩味地瞅着王之澄,“哦,万一是真的呢?”
王之澄心跳加速,牙一咬,“臣敢担保此人定是假的!”
“哦,这样啊”,朱亨嘉放心了,打了个哈哈,“朕也只是随便问问”。
??
刑部监重罪牢房,着名的贰臣、大书法家刘正宗正在忏悔。
他今年五十八岁了,崇祯元年的进士,当过翰林院编修、礼部会试副主考。清军南下时,降了清。
结果,大明的军队又打回来了,自己成了贰臣。听说马上要问罪、抄家。唉!悔不当初啊!自己就不应该当这清朝的官,老老实实在家练毛笔字多好!
“吱!”
一声酸掉牙的声音传来,牢房的门开了,进来了个红脸短须官员。认识,正是派人将自己抓来的刑部尚书王化澄。
“刘正宗,汝可知罪?”
“罪人知罪,求王尚书网开一面,放过罪人的家眷”。
王化澄暗笑,这刘正宗虽然降了清,但并未干过什么伤天害理的坏事,本可不必做贰臣处理。之所以抓他,是因为崇祯朝,他做过东宫侍读、侍讲,教过太子、定王、永王。
“汝以前任侍讲,可曾为永王讲读过?”
“禀王尚书,罪人虽曾为永王讲读过,但一则侍读、侍讲人数众多,非止罪人一人;二则罪人任侍讲时,永王年岁尚小,总共只为永王讲读过数次”。
“汝可记得永王的样子?”
“时间短暂,永王又年幼,罪人实在记不起来了”。
“这么说永王也肯定认不出汝喽?”
“正是”。
王化澄点点头,“如果让汝做一件事,可免汝全家之罪。汝可愿为?”
“若王尚书免吾全家之罪,罪人愿结草衔环报效大人”。
“好,汝只需??”
有了第一个证人,王化澄又进入了另一间牢房。
这间牢房关着崇祯朝凤阳镇守太监卢九德。
卢九德曾任过弘光朝司礼监秉笔太监,他也曾想降清,清廷不要他,谕旨说:“卢九德不当列名疏内,况秉笔太监本朝无此职衔,着削正严饬”。所以,算不上贰臣。
不管,谁让他是崇祯朝时的太监。
刘正宗毕竟做过侍讲,见过永王几面,卢九德大部分时间都在南方,宫里数万内侍,想见永王一面,何其难哉!
不管,一个证人太单薄,必须得两个。王化澄是玩法律的,这方面门清。
??
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