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煜在科举考场的演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科考结束的当天,毛君诚就带头串联了上百名举子联名上书,要求朝廷严惩涉案贪官,绝不能再给那些人残害黎民百姓的机会。
朝中巨大的阻力很快就消失得一干二净,文官大多很爱惜羽毛,现在再跳出来就很容易被认为是那些贪官污吏的同党,对他们珍视的名声会造成致命的打击。
张居正没有急着处理那些贪官、也没有对举子们的上书做出任何回应,只是把所有被捕贪官和他们的家人从各地押解进京统一关押,任由愤怒和谣言在民间发酵。
这股愤怒来得快去得也快,捉捕、定罪、处罚不是个一蹴而就的流程,张居正还需要民间把注意力投在这件事情上更久一些,以免到了最后关头又有人跳出来搞幺蛾子。
针对其他涉案官员和地主豪绅的捉捕令很快就发了下来,张居正已经为那些人寻到了一个好去处:海南。
这个时代的海南可不是后世的旅游胜地,烟瘴、毒虫、瘟疫横行,不是活不下去的老百姓绝对不敢去那里讨生活,堪称真正的远恶之地。
一个地方要开发、就一定要有足够多的人口涌入,西汉时期两广还被称为烟瘴毒虫笼罩的蛮荒之地,后来不还是被开垦成了现在的人口大省?
大明的领土看上去十分广袤,但其中被充分开发过、有大量汉民居住的仍是少数,能交的上赋税给朝廷输血的就更是屈指可数。
经历了元朝入侵的血腥屠杀和元末动荡后,即便是传统意义上的汉地十八省、汉民在当地的统治地位也受到了不小的动摇。
即便是明太祖朱元璋有意识地在全国做了一次人口调配,但云南、两广、甘肃等地的汉民比例仍旧让人十分忧虑,治安和税赋状况更是难言理想,每年都要朝廷花大量白银在当地维稳。
想要把那些“远恶之地”转化为大明的核心领土,转化为有大量耕田、汉民、税赋的膏腴之地,朱厚煜就需要把大量百姓从内地填到边疆,用强硬的行政手段直接摧毁当地的固有秩序。
正常情况下,这种大手笔的操作需要海量的银两、高效率的基层组织、经验丰富的中央调配能力,还要一支精锐的军队随行以免不测,移民到了当地后前几年的生活就更是笔大投入。
难度高、短期回报率几乎为零、需要朝廷长期的持续投入,这一切都注定了即便每个皇帝都知道移民填边的重要性,但真正能够实施的就少得可怜。
但那是正常情况下的移民,流放罪犯就是另一回事了,朝廷只要把罪犯押送到目的地就行,罪犯能不能活下来全凭他们自己。
那些罪犯要是有本事活下来更好,朝廷第二年该收的税赋一两银子都不会少;要是全死了......那似乎也没有什么好遗憾的。
后来的殖民帝国带英就很喜欢用类似的手段,就算带英用的是类似于大明羁縻制度的殖民手段,一块殖民地也还是需要迁移点民众意思意思的,捉黑人种棉花也得派白人农场主过去不是?
带英的殖民地数量多如海沙,需要的移民数量也大地离谱,如果这些移民都通过正常手段迁移过去,带英也就不用想什么日不落帝国了,趁早破产算球。
朱厚煜多残暴的一个封建帝王啊,那些贪官生是大明的人,死也要是大明的死人!既然他们不想用正常的方式为大明做贡献,朱厚煜就只好让他们用另一种方式为大明添砖加瓦了。
结束了一天突袭捉捕的美好生活,朱厚煜带着麾下兵丁在客栈里安置下来休息,今天的雨出奇地大,这种天气还冒雨行动的话恐怕会让士兵们染上风寒。
风寒在这个时代也是足以致死的大病,而且冒雨赶路难免会让士兵们心存怨怼,明天的抓捕行动就推迟到雨停为止吧。
凌晨两点,控制着祝广昌躯体的朱厚煜终于丢掉手中的题本长出一口气,各位大臣和举子的上书总算是看完了,接下来就只有后续的计划书要安排了。
毛君诚带头上书之后,朱厚煜和张居正要面临的题本一下子就多了起来,虽然所有事务都是张居正在处理,但这些题本朱厚煜还是得亲自过一遍。
定期观察朝政、阅读大臣们上的题本是很重要的事情,大臣们的性格、为人、能力都能从他们上奏的题本中略知一二,朝中的派系变动和人际关系也藏在这山一般的题本之中。
毛君诚的上书就更是不得不看了,朱厚煜事后把他的档案调出来看了一遍,发现这家伙的人生简直当得上“主角”二字。
十六岁中举人,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老妇人赌上前途和身家性命上书,这是什么行为?放在别的小说里都能当主角了好吧!
这种既有人品又有能力的大臣实在太难得了,朱厚煜迫不及待地想把他招进自己的文秘班子,未来或许还能指望毛君诚接张居正的班,这种级别的人才值得朱厚煜多费些心神。
这么多事情根本就不是一下子可以忙完的,可熬夜是很伤身体的事情、尤其是对一个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