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了,七千人马,莫贺达干肯定知晓,以这七千人马吸引住彼等,然后本督再率领三千常备军随时救援,就算有一万五千骑兵也不怕,想必莫贺达干等不会不知晓这些”
纳伦晓风继续说道:“这么说,达奚丑奴就只有老老实实通过弓月部的牧地去向夷播海北面了?”
“都督,诸位”,说话的是封常清,他一说话,连孙秀荣也竖起了耳朵,他自然不是因为名人情结,而是封常清能够名垂青史,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他有着这个时代难得的逻辑思维和极为精细的实施,就算他后来没有坐上磧西节度使的高位,放在中原任何一州也是极为优秀的州刺史。
有这样思维的人,判断起其他事情也是极有参考价值的,虽然他并不是牧户出身。
“首先,我想不通的是达奚部究竟为何要迁徙到其它地方,以前在河西时,达奚部是迁入到大唐的吐谷浑诸部中最受恩宠的,达奚族出来的为大唐所用的人才也最多,迁到祁连山北麓后,他们直接被安置在焉支山附近,诸位,那你可是最好的牧场”
“后来朝廷为了平衡突厥诸部,将达奚部迁到遥远的鹰娑川,这里也是极好的牧场,仅次于伊丽河上游,达奚部吞并了鼠尼施部自然也有朝廷的授意……”
他这话一出自然引起轩然大波,连孙秀荣也有些诧异,这样的话封常清以前可没同他说过。
封常清脸色也是有些尴尬,半晌才继续说道:“也罢,我以前在大都护府干过,就是帮着判官打理文牍,自然明白一些事情,朝廷自然不会落下口实,更不会在文牍上体现,不过在下是一个喜欢刨根究底之人,偶然间便发现了此事”
“具体就不细说了,反正达奚部突然对鼠尼施部落出手肯定有朝廷的意思在里面,朝廷的想法也很简单,在强大的西突厥余部里掺杂一些像达奚部这样的部落也是应有之意,但明白朝廷苦衷的磧西官员并不多,得知此事后,彼等便将达奚部当成了勒索的对象,说实在的,这些人的贪婪实在超出想象,但达奚部突然迁出鹰娑川还是大出我的意外”
“鼠尼施部落是西突厥大部之一,还是阿史那氏担任大酋的部落之一,部落里肯定有不少财宝,达奚部灭亡此部后,主要目的自然是为了其丁口和牲畜,那些财宝用来应付磧西官员的勒索,就算勒索十年也不在话下,等十年到了,达奚部早就成了一个连磧西官员不敢随意勒索的大部,达奚文明能够一举灭掉鼠尼施部落,难道就没有想到这一点?”
这一节,孙秀荣也仔细思考过,不过最终还是了无头绪便放弃了,他实在想不出达奚部为何放弃上好的草场,而是巴巴地迁到祁连山抑或夷播海附近。
“诸位,就是在那几年,在下也是带着疑问翻阅了大都护府的文牍,自然没有明面上的,不过我在字里行间还是发现了端倪”
“达奚部,号称跟随着慕容吐谷浑迁到西海一带的慕容部落之一,不过几百年以后早就物是人非,北魏时代,拓跋鲜卑部落也烟消云散,不过在下却在一段公文中发现了蛛丝马迹,上面说道‘达奚部乃北魏王族唯一没有纳入中原的部族’,也就是说达奚部实际上就是拓跋部,还是正经的拓跋部”
“北魏灭亡后……”
封常清说到这里犹豫了一下,这一幕让孙秀荣见到了,他突然想到一事。
那就是传国玉玺的事情,大唐初年,由于隋朝的玉玺被带到了草原,一开始大唐是没有真正的传国玉玺的,后来萧后才将玉玺带回来,不过也有人说那块玉玺是假的,真正的玉玺在魏晋时代就丢失了。
唐朝君臣自然不会说玉玺是假的,不过作为后世来人,孙秀荣自然知道来龙去脉。
真正的玉玺上面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字样,而萧后带回来的却刻着“昊天之命,皇帝寿昌”,据说北魏皇帝拥有两枚玉玺,传世的就是这枚假玉玺,真正的玉玺却被拓跋宏放在部落里,拓跋宏虽然一心想汉化,不过在这件事上的举动却有些出人意外。
当然了,这些都是传说,当时孙秀荣也是一笑了之,不过眼下听封常清这么一说,他不禁也打起了精神。
“按照我的猜测,一枚极为珍贵的玉石落到了拓跋部手里,或者是北魏君臣故意放在该部也说不定,在达奚部迁往鹰娑川之前,朝廷并不知晓此事,但其迁走之后,或许是知晓该部底细的部落禀告了此事,也或许是朝廷偶然发现了此事,于是……”
孙秀荣点点头,止住了他继续向下说的势头,封常清能将这些话说出来,说明他已经心向自己了,再说下去就于事无补了。
“好了,达奚部的过往不要说了,就说说达奚部接下来可能的行径吧”
封常清点点头,“既然是这样的部落,肯定不是简单的部落,达奚文明在灭亡鼠尼施部落后,还能周旋于诸部之间就更加印证了这一点,若我是达奚部,迁到祁连山的那一路肯定是虚晃一枪,人数也不会很多,因为就算迁到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