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外局势的崩坏和东林党想架空皇权,直接促使了天启皇帝放弃东林党人的决心。
天启三年初,天启皇帝接受魏忠贤的举荐,让非东林党人魏广微入内阁,在全东林党人内阁中,打开了一道口子。
这其实已经表明了天启皇帝对东林党人主政后,使得局势败坏的不满,天启三年末,天启皇帝又任命魏忠贤兼管东厂,这个任命,是连刀子都举起来了,九千岁直接不讲道理提着刀开干了。
至天启五年,大批东林党人被赶出朝堂,“东林六君子杨涟、左光斗、袁化中、魏大中、周朝瑞、顾大章”被迫害致死,魏忠贤代表皇权独揽朝政,天启时期的众正盈朝结束。…
最特么讽刺的是天启四年后,东林党人不主政了,明朝在关外反而打了一次大胜仗。
天启六年,袁崇焕打出“宁远大捷”,这是自建奴起兵以来,明朝首次战胜建奴,虽然只是防御作战,才干掉了一两千鞑子,和现在“超人少女崇祯”一个人干掉的一样多。但对明朝上下士气的提升,是有巨大帮助的。
袁崇焕其实也是东林党人,但他是天启皇帝的老师孙承宗举荐的,同时,他在魏忠贤势大时,也曾为魏忠贤修建生祠,所以,得以在任上顺利主兵。
天启七年八月,天启皇帝驾崩,崇祯皇帝继位,在崇祯继位之初,同样以东林党人为国之肱骨。
天启的死,你要说东林党在背后没干出点啥,你信吗?落水后,全身浮肿而死,还真是有够诡异的。
明朝后期的皇帝们只要是把这些官老爷们压得太狠了,就会遇到一些“意外”,什么壬寅宫变,梃击案,正德和天启的落水死等等。
崇祯元年十二月,崇祯帝重新组建了一个内阁,虽然这个内阁并非如天启初年,全部是东林党人为阁臣,可首辅、次辅却是由东林党人韩爌,钱龙锡分别担任。
并且,崇祯让这个东林党人主导的内阁负责审理魏忠贤的案子,给他们报仇雪恨的机会,凡是曾经攀附魏忠贤的朝官,大多被赶出朝堂,崇祯朝的众正盈朝又到来了。
但众正盈朝却让崇祯失望了,而且是大大失望。崇祯刚继位,就提拔东林党人支持的袁崇焕举荐他的是钱龙锡,且韩爌曾是袁的座师主政辽东,并几乎答应了袁崇焕提出的所有要求,给权,给钱,还默认他杀掉了毛文龙。
袁崇焕报答崇祯的方式是,让后金军队在大汗皇太极的率领下,打到了北京城下,这就是著名的“己巳之变”,时间是崇祯二年末。
登基不到两年,大肆起用东林党人,期盼众正盈朝后国运昌隆,却换来这么个结果,崇祯皇帝直接开始怀疑人生了。
崇祯三年,为追究“己巳之变”的责任,崇祯朝的东林党内阁被清算。韩爌被罢免归乡,钱龙锡本来是要杀掉的,是同为东林党人的黄道周为他求情,崇祯才免去他的死罪,后发配到定海卫戍边。
至于袁崇焕,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结局,被凌迟处死。死的时候百姓争相吃其肉,估计就因为“己巳之变”导致无数京城百姓惨遭其害。
此后,东林党人虽然还在朝堂上占据不少位置,但崇祯却不敢再让东林党人成为内阁大臣了,也就是拒绝了东林党人有再主政。
但是随着阉党的倒塌后,朝堂依旧东林党一家独大,没有其他的朝堂势力来平衡东林党。崇祯帝只能苦逼的接受被东林党架空的事实。只能偶尔叛逆一下,给东林党穿点小鞋,但都治标不治本。…
如今随着崇祯帝退位被丝匪裹挟失踪,朱慈烺上位后就是一个吉祥物,手里压根没有半分权利,终于可以为所欲为的东林党君子们再次迎来了的他们的第三次“众正盈朝”。
“启奏陛下,刚刚收到急报,因为陕西总督孙传庭突然无故失踪,闯逆大军趁机攻破群龙无首的潼关,潼关守军全部降敌。
闯逆如今已经占领陕西全境,闯逆李自成就在不久前公然在西安称帝,建立国号大顺。”
群臣三呼万岁后,兵部尚书陈新甲率先坐在椅子上,举着笏板向龙椅上的宏光帝朱慈烺开口禀告道。
随着陈新甲的禀告,朝堂内顿时一反常态的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
李自成攻破潼关,在西安称帝,在座的人早就已经得到了消息。这事毕竟也不能隐瞒,还是得走个过场。
看着这些沉默的王公大臣们,朱慈烺一脸不屑的冷笑一下,板着脸开口问道:“哦!这样啊,这闯逆都公然称帝了,各位爱卿可有办法对付闯逆??”
面对朱慈烺的询问,在场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顾无言。让他们排挤政敌,捞银子,他们都是好手。但让他们办实事,尤其是对付闯逆或者关外建奴,还真是有些难为他们了。
“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抽调昌平和山东的重兵在太原,宁武关,正定府一代布防,以阻挡闯逆大军来京城的路线。”沉默了一会后,陈新甲还是出头开口禀告道。
“陛下,调动大军不难,难的是如今朝堂缺乏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