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殿。
自从苏亶带着苏婉儿走后,李世民便抬起头盯着李承乾。
李承乾不解,但也毫不示弱的盯着来福。
来福...则盯着李世民面前的陶杯,心里估算着再过一刻又该给李世民换茶。
一刻钟后......
来福首先解放,默默上前将陶杯拿起,然后一溜烟的窜了出去。
李承乾失去了焦点,转过头来对上李世民,顿时洒然一笑。
“阿耶,这来福也太不懂事儿了,孩儿盯了他半晌,他才知道去给您换杯热茶。”
李世民没有说话,一如既往的盯着。
这平静中蕴藏着汹涌的目光,让李承乾心底发毛。
他可算是体会到什么叫做伴君如伴虎。
而且被一个长期身居高位的人盯着看,那种紧张感能抑制住呼吸的本能。
只有忍不住时才会偷偷小吸一口气,然后从鼻腔缓缓流出。
说到底还是有些不熟悉的缘故,而且也有着原主对李世民那种既尊敬又害怕的情感惯性影响。
若高台上坐着的是李渊,李承乾估计自己早滚上去一起坐着了。
许久之后,李世民终于开口。
声音不轻不重,不缓不急。
“承乾,你如何看待民间士族?”
民间士族?
李承乾闻言一愣,没想到李世民竟然会问这个问题,他还以为李世民是因为苏亶退婚这事而恼怒。
不过有了方向,刚才那种忐忑的感觉也消散不少。
毕竟恐惧源于未知。
至于李世民口中的民间士族,略微思索后,李承乾有了猜测。
士,代表着文人。
民间,则是朝堂之外。
合起来便是朝堂之外的文人。
嗯,大唐这样的文人极多,几乎出自大部分山东士族与五姓七望。
这也是李世民一直以来实行打压政策的效果,这部分人都没进入朝堂。
而此刻,李承乾也明白了李世民的隐藏在问题背后的考较。
不就是为何要防着士族,不就是科举制度产生的原因,不就是历史上李世民孜孜不倦为之奋斗的事情嘛。
李承乾心中一声轻笑,脑海顿时浮现出前世看得那些研究论文。
微微一整理,四万八千二百一十四字的感言已准备就绪。
“阿耶,孩儿认为,士族可用,但也要防。”李承乾自信颔首道。
“哦,如何防?”李世民挑眉道。
“降低士族为官者职位上限,减少朝堂内士族出身的文人比例。”李承乾道出了两个核心点。
这也是李世民对他们所使用的手段,慢刀子割肉。
纵观贞观年间,士族出身的文人少有在朝堂能够占据高位的,哪怕因各方平衡出了个萧瑀,但也遭六次罢相。
但是,如果在把目光往下看,就能发现有许多县令县丞这一级别的官员,多为士族文人担任。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不选当地望族的人担任一官半职,那空降的县令完全镇不住场子。
不过士族文人也不傻,自然能看出李世民的险恶用心。
可县令县丞好歹也是一个区域的一二把手,自家人担任也能有些好处在,总比真来个外人要过的舒坦。
局势大约就这么维持着平衡,双方的博弈则在另一个层面。
这便是政治手段了。
高台上,李世民听了李承乾的解释没有什么反应,突然开口转移了话题。
“去宫庄前,从东宫里调500侍卫。”
又到侍卫身上啦?
李承乾在这一瞬间与来福有了共情,并暗自决定下次不再欺负他。
只是东宫里的侍卫,李承乾想了想还是有些担忧。
里面可有不少身居要职的小伙伴啊。
这群人吃喝玩乐还成,要说其他的,李承乾只能表示恕不奉陪。
“阿耶,孩儿可否自己招人训练?”
“自己练兵?”李世民反问了一句。
“对,孩儿对阿耶当年纵横山河十分向往,自己也钻研过不少练兵之法,有了一点点心得,此番既有机会,便想略作试验。”
有求于人的李承乾顺势一发马屁,而后突然又想到了重点,连忙补充道:
“当然,孩儿自知练兵之法深奥无比,当今世上唯有阿耶堪称一绝,但阿耶政事繁忙,孩儿自是不敢多加叨扰,不知阿耶可否派遣两名內侍相助孩儿?”
打了个补丁,李承乾才算松了半口气,毕竟有造反的前科在,现在还想自己练兵,那肯定不能背着李世民。
所以,让老李派两名內侍来监督,那必然是正确的选择。
李承乾还在心里感叹自己反应够快时......
李世民听懵了。
真懵了!
瞅瞅这蠢儿子说得什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