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章 舌战群臣  穿越初唐从造反开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甘露殿中。

商讨继续。

李承乾眉头微蹙,思索片刻直接开口。

“魏相说的很有道理,恰好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李承乾微微一笑,接着道:“但是,和亲就能避免上述的困境吗?或者说大唐的安稳平定当真要靠嫁女来维持?”

魏征摇着头,道:“和亲必然不能解决上述困境,但它绝对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大臣们闻言频频点头,已略有骚动。

“那汉朝呢?”李承乾反驳道:“汉朝和亲不在少数,前期一样被匈奴等外族欺负,直到汉武帝时期用武力镇服后才知道犯边是要挨打的。”

这时

房玄龄凝神出声道:“汉武帝确实是一生征战,几乎打遍了周边所有国家,但同时也耗空了数代汉家儿郎的积累。”

魏征接话道:“房相所言不假,若非前期依靠各种手段谋得平稳发展,汉室也绝不会有足够的钱粮去支撑那一次次战争。”

对手,多了一个人

李承乾丝毫不惧,不急不缓道:“但两位不觉得汉朝的做法过于极端了吗?要么怂到底,要么刚到死?”

“非直即弯,并不是中庸之道。”

长孙无忌眼睛一亮,以为李承乾又有新感悟,出声问道:

“哦?愿闻高见。”

三个人了

李承乾感到一丝压力,缓缓开口道:“不可否认,和亲确实对两国关系有用,但诸位却是夸大了它的作用。”

“真正能让他们与大唐谈判的,是因为大唐的实力与他们能得到的利益,并不在于某个公主身上。”

“是以,我们完全可以使用其他的办法来处理两国关系。”

“联合纵横,或拉或打,发展内部的同时,也不能丢了骨气。”

李承乾话音刚落,四大宰相中最后一位也忍不住了。

作为一名官场老将,温彦博很清楚自己的位置。

现在的情况很明显,太子不愿和亲,大臣们支持和亲。

至于陛下

他肯定是不愿把女儿嫁到蛮夷之地,但为了大唐,温彦博又敢肯定陛下最终一定会赞成这件事。

此时坐山观虎斗,更多是在培养太子殿下。

于是,他开口说道:

“殿下年少,有诸多想法实属正常,也许那些想法真比和亲效果更好。”

“但,臣有一问。”

四个了,齐活。

李承乾没忍住翻了个白眼,拱手道:“温相请讲。”

温彦博抚须笑道:“汉朝和亲的成功有目共睹,咱们已经有了成功的例子在前,为何还要兵行险招呢?”

李承乾敛眉道:“温相认为我的想法一定会失败?”

温彦博笑而不语。

长孙无忌叹气道:“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在国事上面,一定是以稳为主,需要慎之又慎。”

房玄龄轻笑搭话:“臣倒是认为殿下的想法一定极妙,但依然只能在和亲之后再做试验,也许这次有了成功的例子,以后真可以避免和亲呢?”

???

好家伙,一起上了是吧。

李承乾突然有些牙疼,都说以史为鉴,本想着唠唠他们听得懂的嗑,举了个汉朝的例子,结果反而被他们按在地上摩擦。

当然了,这锅要背也只能让周襄王来背。

谁让他最早为了打郑国,娶了狄女为王后,与戎狄兵共伐郑。

更气人的是后来汉朝学会了这一招,偏偏还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和亲

几乎成了两国邦交友好的标志。

唐朝以前没有反面教材,李承乾想了想,只能举证唐朝之后的正面教材。

明朝。

“不知诸公可曾听闻在大唐遥远的西边,有一大国,国号为明。”

诸公皆是面带笑意,微微摇头。

在他们看来,太子已经输了,此时不过是垂死挣扎。

而李承乾没有在意大臣们是怎么想的,见到他们摇头后,便自顾自的讲述起来。

“明朝,处于极远的西边,在那片土地上,亦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国家。”

“其中又以明朝实力为最,地位几乎等同于大唐。”

“两百多年以来,明朝始终坚持他们开国君主留下的一句话,从此也成了所有人眼中最有骨气的朝代。”

开国君主的一句话?

大臣们笑容稍敛,目露正色。

高台上的李世民亦是将耳朵竖了起来。

且不说明朝是否存在,但太子这般讲述,显然重点就是在这一句话上面了。

敢在甘露殿里舌战群臣,能没有点真东西吗?

接着,甘露殿里响起了李承乾沉重的声音。

“大明一朝,当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不和亲。

不纳贡。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