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七章 降人与召回  晚唐浮生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军士们也不再有气无力了,当场端来了果脯、酒水,甚至还煮了两条大黄鱼。

“托李指挥的福了。”李存进笑道。

“李使君勿忧。圣人遣我来问,府内用度可有短缺。若有,尽管开口,立遣来送来。另,使君家人还在路上,不日即可抵京,一家团聚。”李修说道。

李存进的家人也在蔚州,与俘虏们被一起送往北平府——此番大战,前后俘虏蔚猩代军士土团万余人。

“今上果是信人。”李存进叹道:“我全家得以团聚,此皆圣上之德也。”

“圣人对待亲人,那真是极好的。”李修一边说,一边给他倒酒。

李存进端起酒碗一饮而尽,叹道:“打打杀杀这么多年,想搏那虚无缥缈的富贵,结果越搏越远。如今也好,解甲归田,安安静静养老,也不错。”

李修又给他倒了一碗酒,笑道:“李使君万勿自弃。君可知存孝、嗣本、嗣恩三人官居何职?”

“听闻李嗣恩任滑州刺史,倒是个好地方。李存孝领耀州刺史、掌清夷军,李嗣本却不知也。”李存进答道。

“不意晋阳竟流传着这些消息!”李修喜道。

李存进有些尴尬地一笑,道:“闲时听人说的,也不知真假。”

“李嗣恩确实是滑州刺史,已任职半年有余。”李修介绍道:“清夷军已罢废,四千军士领了赏赐,去安东府当府兵了。李存孝则去了平卢军,担任都游奕使,仍遥领耀州刺史。平卢军两万众,都是高家兄弟带来的降兵。李嗣本目前官居营州州军指挥使之职。”

“原来如此。”李存进心中一动。叔父给侄儿们安排的去处都不错啊,那么我是不是也可以……

军头,除非老于病榻之上,或者实在山穷水尽了。不然的话,你让他解甲归田,那真是浑身难受,处处不自在。李存进便是这类人。

“圣人刚刚降下德音,以蔚猩代降兵万人为基,抽调李能、李思乂、李绍业等部契丹、奚、靺鞨、粟特、高句丽、突厥兵万人,共建一军。”李修又道:“圣人亲赐军号‘横野’,以前效节军副使封藏之为军使,君为副使,青州州军指挥使张温为都虞候,登州州军指挥使高佑卿为都游奕使。整顿完毕之后,横野军就将开赴营州镇守。”

效节军已经没了。军使霍良嗣出任燕山镇军第一镇统制,该镇七千人,暂屯濡州。第二镇约六千人,还在组建之中。

横野军两万众,其中一半是抽调降顺的幽州蕃胡部众,说穿了就是削弱他们的实力罢了,邵圣故伎。无论是对外战争消耗掉,还是不满朝廷叛乱被消耗掉,都无所谓,能消耗就行。

“圣人真是宽厚仁德,连我等降将亦如此信重。我感激涕零,不知何言。”李存进一听,大为感动。

“唉,说起来也是圣人担忧他的至亲义侄们未建功勋,无法封爵,生活困顿,故给个机会。只要战场立功,圣人便可名正言顺赏赐美姬、财货,册封爵位。”李修感叹道:“我们这些外人就没这种好事啦,其实挺羡慕李将军的。”

“哈哈。”李存进爽朗地一笑,道:“都是同僚,以后还要多多亲近。”

“也是。”李修一笑,道:“喝酒。”

******

“今年安东府平静了一年,大大喘了口气啊。”邵树德看着长子发过来的请置营口县的表文,说道。

一年的休养生息,同时后方在拼命转运物资、移民,至十月底方休,总体而言,极大夯实了基础。

归德军整体转为府兵的事情已经办理得差不多了。从前唐乾宁七年初设立安东府开始,不间断迁移军士家人,至今已六千户出头。扣掉战死的,以及没有提前要求迁移家属而来的,差不多已完结了。

四年时间内,还迁移了将近六千五百户魏博诸州百姓。今年又加急把清夷军愿意迁移家人的军士家属送了过去,全年的移民工作就此落幕。

截止建极四年十二月初,算上即将设立的营口县,安东府七县之地已有编户之民27700余户、12万8200余口,成果斐然。

明年继续休养生息,同时重点迁移龙武军军士家人,并开展府兵部曲人口的统计。安东府极为优越的自然禀赋,在和平安定的秩序下,将慢慢崭露峥嵘。

而随着当地粮食、肉奶自产量的逐渐增大,这种移民建设的行为是可以形成正向反馈的,朝廷投入的钱粮资源将慢慢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技术、管理、教育等方面的资源。

但这都是值得的。安东府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将来一定会成为朝廷控扼东北的一大抓手。

“准设营口县。”邵树德御笔朱批,同时吩咐道:“嗣武年纪也不小了,回来成婚吧,就在北平。仆固承恩——”

“奴婢在。”

“你亲自跑一趟洛阳,请皇后幸北平。”邵树德又道。

“奴婢遵旨。”仆固承恩应道。

赵王成婚,皇后当然要在场。张家女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