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九章 第一发  晚唐浮生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捆捆的麦子割倒、捆扎起来,放在田埂旁。

另有一些人拉着马车过来,将一捆捆的麦子装车拉走,脱粒、扬尘、晾晒一条龙。

大伙忙得热火朝天,仿佛忘记了此番西行的目的。

收完麦子的田地里,妇人、小孩走了进来,弯腰捡拾起遗留在田中的麦穗。

这些地现在还是官田,但事实上早已分出去了。

收完这茬粮食后,他们这些镇兵家属就可以过来认领各家的田地。接下来,或直接开种冬小麦,或等到明年正月下旬、二月初的时候种大麦,或者再等等,到二月底的时候种春小麦……

随你自己心意,爱怎么种怎么种,从今往后,这就是私田了。

镇兵是职业武人,拿的钱不如禁军多,大概只有七八成的样子,但也足够生活了。家人还分了地,就在各处军营、城镇附近,有新修的井渠灌既,勤劳一点的话,每年能打不少粮食。

如果有了空闲,再把自家宅院改造一下,平整出一些菜畦,弄一处葡萄园,日子就有滋有味了。

唯一的缺憾就是夏天太热了。

但怎么说呢,人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夏天那两三个月,熬一熬也就过去了,至少冬天比较暖和啊。

中原要到春社节过后才会春播,这里有时候元宵节前后就能春播了,最晚甚至可在十月底收最后一茬粮食,农田利用率极高。只要能维持得住地力,可劲种就是了。

六千镇兵及其家属,总计两万八千余人,就此在西州诸县、军城安下了家。再加上重新普及的驿站体系,迁移而来的工匠、文人、官员、商徒等各色人等,在一年的时间内,西州的人口结构得到了极大的改变。

现在这总计一万七千户人口中,中原移民已经占到了四成以上。考虑到他们是统治阶级,以及高昌本就相对“唐化”,随着教育的持续推行,这里的面貌会一点一滴地改善,最终成为大夏经营西域的核心——至少在前期这十年,高昌的地位无法动摇。

而在高昌东面,还有个小一号的“高昌”,即尹州。

在去年经历大战之后,尹州的人口一度跌到一千四百余户,与荒无人烟也没什么两样了。

邵树德钦点了他的好女婿、前直沽令赵凤出任尹州刺史,管理尹吾、纳职、柔远三县。

因为资源多供给西州了,尹州这边明明离中原更近,但各项工作进展极为缓慢。

赵凤到任后,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恢复农业生产上,直白点说,就是种地打粮。

至于修造井渠,暂时没这个必要。尹州是经历过战乱的,人口锐减,现有可灌既耕地都种不完,没必要再浪费人力物力,把老的井渠系统修缮一番,就足够用很久了。

到了今年二月,三百户沧州移民抵达尹州,定居耕作。

年底的时候,还会有三百户瀛州移民抵达尹州,勉强将本地户口恢复到两千。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的任务都是种地、种地、还是种地,尽一切可能出产更多的粮食。不需要支援前线,能抵消部分途径尹州的移民、军队的递顿支出,给河西、陇右百姓减轻一点负担就可以了,要求真的不高。

“冬冬冬……”远处有人敲响了鼓声,那是聚兵的信号。

割完麦子的天武军士卒正坐在田埂上喝水、闲聊,听到之后,立刻起身,前往军营集结。

校场上已经来了许多人。

军官们大声喝骂着,让这些新兵蛋子赶紧列好队,遇到动作磨蹭的,直接拿鞭子抽打。

可怜这些少年,原本也是心高气傲的。来了西域之后,又是干农活,又是被打骂,想象中的斩杀贼人,追亡逐北,迎接万众欢呼的场面一概没有,别提多失落了。

或许,这才是真正的人生吧。

五千余名追逐功名荣耀的少年很快就列好了队。不一会儿,索衍亲自带着的那两千人也赶来了。整整七千三百人,鸦雀无声,等待上峰的命令。

索衍先与前来传令的枢密院官员寒暄了一番,然后站到高台之上,道:“圣人有令,天武军即刻开拔,发往清镇归建。”

天武军目前有一万二千余人,除眼下这七千余外,还有五千在清镇驻扎,日夜操练,有时候还出去清剿一些马匪。

这五千人的来历也很简单,就是邵树德去年交给儿子的那一万一千步骑。在邵嗣武的统率下,他们镇压过造反的部落,追击过葛逻禄、突厥、回鹘,在天武军组建之前,这部分人还剩八千多。

邵嗣武询问过这些人,最后大概有五千人愿意留在西域,成为天武军士卒。剩下三千多人,没什么好果子吃,邵树德将他们并入了金枪军,今后就各处轮戍吧。敢造反,就派禁军屠戮光,不敢造反,就继续过颠沛流离的生活。

相信有他们做活生生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