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一章 我的什长是吕布  三国:重塑大汉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光和四年公元11年雁门郡马邑县秋风萧瑟

李正等人各自抱着武器躲在城垛下,躲避着突然刮起的塞外秋风。

“这鬼天气,真是说变就变。”

坐在李正旁边的是一位什长打扮的小将说道。

这小将看着二十出头的年纪,身高大概七尺开外,一双大眼睛黑白分明,身体强健,看着就充满了力量,坐在那里就像一只漂亮的猛虎卧在哪里一样。

这什长是李正到了马邑县之后,由于他只在乡中募集了四十来人。

所以县中补充了这一什人马到了他的队中,补充的这一什人马多是从朔方五原迁回来的汉民。

熹平六年也就是公元177年,汉军以三万骑兵分三路出塞两千里袭击鲜卑。

鲜卑首领檀石槐命东、中、西三部鲜卑大人率众分头迎战。

檀石槐诱汉军深入到自己的埋伏圈中,从而大败汉军。

汉军出塞的三万骑兵只逃回数十骑,自此鲜卑兵势更盛,连年入寇大汉边郡。

汉军边塞主力骑兵尽损,无力再与鲜卑在塞外争雄。

所以近几年大汉逐步将朔方、五原、云中、定襄等郡的汉民都迁到了雁门、太原等郡以避鲜卑军的兵峰。

李正队中补充的这什人马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投入到军中的。

“奉先,你久在边塞,还没适应这天气么?”

这小将正是吕布吕奉先,因为吕布的加入,李正已经在梦中笑醒好几次了。

“适应倒是适应了,可我还是想去中原瞅一瞅,去看看我娘嘴中说的中原到底有多繁华”

“我听县中的行商说,那中原城中的贵人都是用轻纱铺路的,就怕弄脏自己的鞋子”

李胜此时也靠了过来,他抬起双脚磕了磕靴子上的泥土,轻声说道。

“你别听那些行商吹牛了,他们……”

李正的话音还未落,远处突然燃起了烽火,随即城中便响起了集合的号角声。

此时几人也不敢再继续说闲话,连忙转身组织自己那什兵马整队。

整队完毕后,李正看着领头的几个什长,吕布、高顺、李胜、李奇都已经到了他们自己的位置,也是在心中暗自点头,随后他也带着自己直属的那一什兵马到了自己的位置。

李正等人趴在墙垛上向外望去,只见远处黑压压的扑过来许多的鲜卑兵马。

鲜卑大军压境,城中县令张里也是急匆匆的从官寺中赶到了城墙上。

张辽此时已是县中的文吏,跟在了张里的身后。

在张辽的示意下,李正也是随着张辽跟在了张里的身后一起到了城楼之中旁听议事。

李正随着张辽站在了门口处,城楼中此时已经坐进去了几个屯长和曲军候了。

本来以李正的身份是没有资格进来议事的,但是此时他跟在县令身后进来,也是没人再去关注他了。

县令张里坐下之后,清了清嗓子后才开口说道。

“鲜卑人再次寇边,大家都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张里话音刚落,城楼中就变成了闹哄哄的市场。

这些曲军候和屯长有人说战,有人说守。

各有各的理由,闹哄哄的一直争执到了天黑也没有一个定论。

就在大家一片闹哄哄的声音中,一个冷静的声音传了出来。

“使君,给某配足马匹,某愿率领本队出城夜袭鲜卑营地”

“大胆”

“夜袭?”

“使君不可”

李正的话音刚落,城楼中又是一片闹哄哄的声音。

张里见是李正发声,也没有急着拒绝,他抬手让其他人噤声,示意李正继续说下去。

“使君,某前日听往来的行商闲聊,那鲜卑大汗檀石槐已经死了,此时继位的是他的儿子和连”

张里等人听李正说完之后也都是点了点头,这件事他们早就从郡中的往来公文中知晓了。

李正见众人点头,也是心中一安,继续说道。

“那和连和檀石槐相比能力不足,又贪财好色,虽然继承了大汉的名头,但是并没有得到鲜卑人的认可,所以他此时才要带大军入寇,妄图通过劫掠大汉边郡来获得鲜卑人的认可和支持”

众人见李正分析的头头是道,也是暗自称奇,这乡下来的小队率竟然有如此见识也是少见。

“此时天色已晚,鲜卑人远来疲敝,内部不合,又是立营未稳之时,正是出城袭营的好时机”

张里等人听李正如此说又都议论了起来。

天时,地利,人和鲜卑人一件不占,倒是汉军这方占据了主动。

众人议论了一阵之后,张里出声问道。

“李队率只是带本队出城夜袭?”

“正是”

其他将领听闻李正只是带本队出城夜袭,也都没有出声反对。

“只是需要使君为吾等配足马匹”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