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用排队,把钱给我就行了啊。”富商狡辩道。
柜员意识到这个富商想干什么,于是赶紧劝他打消这个念头“那不可能,您已经购买过债券了,您的家人想要买的话就要亲自过来排队购买。”
“如果您不购买债券的话,就请离开吧,银行今天只做债券出售的业务。”说着,柜员就做出了一个请的手势。
他这个窗口的队伍还长着呢,后面还有许多的人等待购买债券,可不能让这个富商耽误了办理债券业务的速度。
否则不说分行行长要来找他的麻烦,光是这些等着购买债券的达官贵人们就饶不了他。
“不,我不走,我就是要买债券。”富商不肯离开,毕竟买了一万两白银的债券三年的时间就能赚五百两,这可是纯赚,没有一点水分。
要知道即使是现代,政府发行利率只比银行定期存款高一点债券也会有很多的人趋之若鹜。
可惜柜员今天忙的很,没有功夫和他闲聊,富商一表现出坚持不肯走的态度,柜员就叫来了一行的护卫。
“这位客官太不讲理,买了债券还不肯走,请你们帮忙让他离开吧。”柜员指着赖在柜台前的富商对两个护卫说。
这时富商身后的排队的人也等的不耐烦了,一群人站出来指责他说“你凭什么堵住大家的路。”
“难道只允许你买,不允许我们买吗?这是什么道理。”
“小兄弟,快把这蛮不讲理的腌臜泼才扔出去吧。”
众人七嘴八舌地说道,富商听着这些话,知道自己不占理,而且自己势单力薄,要是再坚持下去,只怕是要吃亏,于是他只好灰溜溜地离开了。
这只是债券发售的一个小插曲,很多后悔带钱少的人都想纠缠柜员,可惜银行的规定就像律法一样不容动摇,再者说了,还有许多护卫在这里维持秩序,监督人们排队,所以没有人能够得逞。
就在这个富商走后没有多久,债券的发售就结束了,不是人们不想购买债券,而是人们发现没有债券可以购买了。
朱慈烺和姜应元对于金陵城中有钱人的数量估计错误了,错的很离谱,虽然明末朝廷收不到官商和皇亲国戚的税,但朱慈烺觉得这部分人的数量应该不多,毕竟这个时代中国还处于封建社会,虽然说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那不等于出现了资本主义,也不等于商人们有钱。
债券的发行主要还是在南都、中都两个地方,毕竟这两个地方的政治地位高,经济条件好,自然买的起债券的人也多。
在这两个地方的债券发行结束后,很快结果就汇总到了朱慈烺和姜应元的手。
“怎么这么快,一天就卖光了。”在了解到所有的债券都在一天的时间内卖光了,朱慈烺是十分震撼地。
“我朝藏富于民,如今陛下有需要,百姓自然无不倾其所有支持。”姜应元说。
“什么藏富于民,是偷税漏税的人太多了。”朱慈烺自嘲道。
如果能让那些披着读书人皮、官吏皮的商人,还有各种各样的海商们老老实实的交税,那么即便没有朱慈烺横空出世,崇祯也能多坚持几年。
“这四百五十万两债券能这么快就卖出去,看来有钱人比我想象的要多的多啊。”朱慈烺摸着下巴自言自语道。
他心想,难怪后世螨清那几个皇帝能从江淮榨取那么多的财富呢,我还真以为是一些自媒体、清粉吹的江淮地区在清朝迎来了经济的大发展呢。
看来从江淮地区榨取金钱是对的,以后应该再重点关注一下这里,如此,说不定我也可以南征北战,彻底解决草原和高原的问题,打造一个比螨清疆域更加辽阔的帝国。
“不知道陛下还要不要发行债券呢?”听到朱慈烺的自言自语,姜应元还以为朱慈烺又想发行债券了呢。
“不了,这一千万两白银最少也够半年的军用了,白银再多的话,反而不好。”朱慈烺言外之意就是怕钱财太多,有人贪污盗窃。
明廷官员贪污的问题十分严重,虽然朱慈烺之前借军粮贪污的问题杀过一批,又责令御史台追查贪污官吏,处理了一批人,
现在的大明作为一个存在了将近三百年时间的王朝,就像一个老怪物一样,浑身长满了脓包,还有说不清的隐疾。
不过主要还是集中在旧官僚体制下,征税、缴税、分配财政收入这些环节。
所以朱慈烺不敢再发行债券,聚拢海量白银,万一被某些官员给盯了,他们贼胆包天,什么事情做不出来。
把仓库一烧,白银一偷,对外就说白银被鬼神搬运走了也不是办不到。
“那我们银行以后还能不能发行债券呢?”经过这一次债券发行和抢购的热潮,姜应元彻底发现债券是个好东西。
能够用极小的成本短时间聚拢到大量的资金,虽然说是要还的,可是利息却不高,只要拿着这银子迅速开展业务,用不了几年的时间就能把本金带利息还。
等还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