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二年三月一日,对马岛。
强劲的东南风掠过海岸山石,发出令人不安的呼啸声。
从全岛制高点马高台向四周俯瞰,依稀可见北面朝鲜釜山城山墙轮廓。
目光稍稍转向南边,东西走向的对马海峡洋面上,星罗棋布排列着几千艘战舰。
这片距离对马岛不到五里海面,便是开原水师与四国雇佣军的主战场。
往日对马岛浅茅港周围往日繁忙的商船运输消失不见,今天,这里现在变成了铁与火的世界。
海面之上,硝烟弥漫,炮声不绝。
对马岛上,半个炮团的炮兵忙忙碌碌,像蚂蚁一样往来搬运巨炮,校正目标,发射点火,清理炮膛。
以马高台为中心,方圆三里之内,隐藏有六十门22式红夷大炮,炮口周围都用枯枝树木遮挡伪装,只留炮口对向北方海面。
新式加农炮重达五万六千斤,最远射程可达五里,发射十五至二十五斤铁球,在优秀炮兵手中每分钟可发射两发,从各方面数据综合来看,已经达到岸防炮水准。
22式红衣巨炮是工坊去年重点研制项目,这次运来八十门随大军东征,不过一直没有运用上战场对付幕府军,野战炮和神火飞鸦即可。
对马海战开始之前,平辽侯便下令将六十门巨炮都集中运到对马岛,准备给四国舰队一个惊喜。
此刻,瞄向四里外海面上的对方舰队,在
一支两千多艘、由福船、鸟船、开浪船、朱印船、平甲船组成的混合舰队,如狼群般死死咬住对手,加农炮、弗朗机、神火飞鸦不停发射,海面时而被火药燃烧的白雾弥漫,时而变红闪烁着红彤彤的火焰。
和开原水师相比,四国雇佣军只有不到五百艘舰船,其中除了一百艘盖伦战舰,其他基本都是朱印船和福船。
盖伦战舰装载四十八门大口径舰炮,属于千顿级重型舰,是这个时期欧洲海战主力舰舰型。
和这样的海上巨无霸相比,围在它们四周的那些鸟船和开浪船显得太过渺小。
这些船不仅体型炮火威力也明显不足,刘招孙好几次看见佛朗机火炮打在巨舰船舷上,铁球竟镶在船体上,没有对目标造成什么伤害。
而盖伦舰一旦瞄准击中对手,一发二十磅重炮瞬间便将一艘鸟船打出个大窟窿,两炮命中,小船便立即解体。
几轮对射后,冲在最前面的鸟船、开浪船几乎全军覆灭,瞬间被击沉上百艘。
后面
只有吴阿衡带来的五十六艘千吨级平甲舰才能和这些巨舰勉强一战。
所谓百年海军,并不是一句虚言,再先进的造船技术,再精巧的战术动作,脱离实战,便很难取得进步。
从浅茅港内外炮声不绝,
因此,当荷兰人目睹2艘能装载36门火炮的大船时,也并没有因恐惧而暂停行动。因为古老的南印度风格海船,在内部需要布置大量的多余支撑结构,从而不利于部署大型火炮。
所以,这些被称为明朝历史上最强的战舰,实际上仅能配备杀伤人员的小型弗朗机。
当然,在她们彻底完工之前,东印度公司的船只已提前杀到。
由于守军很快放弃抵抗,荷兰人也为节省弹药而选择纵火解决问题。最后以阵亡1人的代价,摧毁了开原军的部分舰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