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场控组:康熙  康熙:太子,不要慌!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嗯?这么快就轮到本太子出场了?我怎么看,你以为我是元芳啊,回答不好就是拿命看了……知道躲不过去的胤礽喝完了杯中已要见底的酒,便环顾四周站起来面朝康熙说道。

“儿臣以为,众位阿哥身为皇子理应为皇阿玛分忧,为朝廷解难,至于是否需要参政?如何开始参政,但凭阿玛指示,儿臣毕将全力支持”说完顿了顿看着康熙。

嗯?完了?你这是在糊弄谁?当这里的都是傻子吗?这些话最多就算是怕马屁都不合格。

“哦?那你继续说,要为朕分什么优,解朝廷什么难啊?”康熙松开了撑扶在椅子上的手,襟微了一下,双眼一怔,似乎要认真仔细的听听眼前这位太子会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就知道没那么简单。

胤礽不慌不忙,转过身,面对着大阿哥说到“如今朝廷南书房四大……权臣,均是朝中老臣,尤其是索额图、纳兰明珠和佟国维三位大人,均是自皇阿玛登基就开始辅助治国,历经年数均是较久,虽其尽心尽力,但难免周围有患有非分之想,力途乘机讨好之辈,使得朝廷隐有了结党之分,此风之气必须刹之,故阿哥们参政,胤礽并无异议”

转眼看了看周围沉浸在话语中的几位阿哥,知道他们都在想各自最近有没有和那些官员来往密切,不管他们,胤礽继而看向了康熙。

“至于如何排忧解难,儿臣亦有一些粗浅的看法;还望皇阿玛指正勿怪。”

“你继续说下去。”康熙想口酒,拿起来才发现杯已见底,胤礽急忙上前斟酒,拍拍大仲马的马屁,想让气氛缓和一点。

“朝廷积弊想来知之者亦有,都想用温和的办法来解决,以治大国,若烹小鲜;对吏部官员可行,毕竟不能一下子全部罢免那些糜烂之人,还需调整;但如今户部亏空,我满人亦是心存至高,毫无意识到严重性,仍自故享受、并报团结党,需用猛剂,要有壮士断腕之志,不然儿臣怕到时为时已晚。”

四周哗然,响起窃窃私语之声。

胤礽提高音量“皇阿玛已开始推行满汉齐治,不若继续,儿臣以为满地汉治皆可,如今我们满人自开创我大清以来,皆有忘我之心,初衷难守,在繁华之中迷失,亦俱堕落。此时若是重用那些真正有才能的汉人大臣,发挥他们的实干与创新,注入清风的同时,亦可提醒满人官员。”

重用提拔汉人是他今后的治国理念,身为穿越者的他,本就是汉人,因此对汉人不带丝毫歧视性。

“皇阿玛儿臣不胜酒力,皆是酒后乱语,望勿怪”

说完这些,还自故要往下跪。

拦我呀,快拦着我。

就快要在跪到地面之时;“你起来吧,今日你们皆可畅所欲言,无需多想。”

皆应之。

桌前慢慢的开始杯光交错,众位阿哥你来我往敬酒。

“二哥,下人多有得罪,还望见谅,此事三弟我却是不知晓,不然岂能做出此等荒唐之事。”三阿哥说完酒杯隔空一敬,一口气喝完。

“三弟无需多礼,二哥心中有数,你断然不是这样的人,像这样的下人经后一定甚查,不要轻易来往。”胤礽不假思索的答道,事情已经发生了,他自己也可以说因祸得福;肯定不会再去计较什么,场面话还是会说的。

也是话落杯空,这位三阿哥也是聪明人啊,回回神就平复了刚才的情绪,至于心里是怎么想的就不是他能知道的了。

“要我说呀,像这样欺上瞒下的官员就应该革去官职,永不录用”老九想趁机痛打落水狗。

“唉,九弟此言差矣,好歹都是大清官员,皇阿玛已经严惩了,就无需去多计较了,来,一起敬大哥一杯,预祝大哥此次作为先锋,能立首功。”

众人皆起,又是一杯。

这位“八贤王”真是不简单啊,胤礽暗自想到,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啊。

康熙一直在细细的品尝着他面前的菜品,也不多吃,更多的像是在观赏,而非品尝。时而看菜时而抬头看看眼前的皇子们,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还是那个地方那条街?

“咳咳”轻声一咳。

顿时放筷子,放酒杯,停止说话;众皇子都抬头看着康熙。

康熙笑了一声,似乎很满意这咳嗽声带来的效果。

“我且问问你们,如若要参政,你们各自想从哪部着手学习啊?”场控康熙笑着问到众人,今晚最后一个问题。

考完,交卷,监考老师走人。

这尼玛,这话你私底下问不好嘛?非要当着所有人的面,是何用意?一时胤礽也摸不透康熙的想法。

“皇阿玛,此事想必您自有安排,儿臣们俱凭您的指示”胤礽说完就坐下了,他不着急,棋子以落……

“回禀皇阿玛,儿臣想入吏部跟随张廷玉张大人学习吏治之策。”此时的四阿哥恢复了他“冷面王”的本色,他是真的想做些什么,来改变朝廷弊极;所以没等三阿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