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薛举暴毙这件事,听起来就像老天爷在给李世民开挂一样,毕竟纵观历史,这种两军交战时,对面皇帝突然死了的事情并不多,更何况带兵的还是太子,这对于西秦政权来说,简直就是两层的dbuf,倒霉到家了。
可是如果从现实角度来看,其实也不算开挂,一个月前李世民军中暴发了瘟疫,而与之交战的陇西军却没怎么受影响。
事后大战中,陇西军斩杀唐军数万人,而这数万人中,大部分都是病人。
说白了,这相当于数万个瘟疫传染源,以古人那贫乏的传染病防控能力,能预防才怪呢。
因此,在那一战后,唐军这边的瘟疫肯定已传到陇西军中去了。
战后,由于李渊的一番政治操作,仅用了几封信,就鼓动河西走廊的李轨,让他屯兵于边境,偷西秦政权的老家,如此一来,薛仁杲就不得不分出一半的兵力回防。
而这一半的陇西军就直接将瘟疫扩散到了西秦的王都天水,薛举不像薛仁杲,他的年纪大了,说不定还有什么类似高血压,糖尿病之类的基础病,瘟疫袭来直接暴毙实在再正常不过了。
而且西秦那边,肯定不只是薛举一个人暴毙,只不过老百姓死得再多,也没有皇帝暴毙来得劲暴,这才没有被关注而已。
只能说,在瘟疫面前人人平等。
不论是皇帝还是平民,一旦染病,在没有特效病的情况下,只能听天由命。
同样得知了薛举暴毙的消息,曾继立刻就判断出第二次浅水原之战就要结束了。
结果当然是李世民大胜,而且还是一举擒王,直接把薛仁杲这个主将给抓住了,如此一来,西秦政权就会正式宣告灭亡,大唐西边的局势算是稳定了。
至于说位于河西走廊,被李渊几封信就忽悠瘸了的李轨,在历史根本就没用大唐出兵就解决了,不得不说,李轨这个人的确有点脑子不好使。
就在曾继一边练功,一边等待李世民胜利的消息时,一条关于太原的消息却先一步在长安传开。
“什么?刘武周即将进攻太原?早了点吧?”
曾继在听到这个消息时一脸的诧异,因为按照历史,刘武周派出手下大将宋金刚进犯太原是在公元619年的三月下旬,而现在是618年的八月,也就是说还差将尽半年时间呢。
“是史书记错了?还是因为我的原因,刘武周决定提前进兵?”
“怎么了?你不是早就说过,刘武周早晚会进攻大唐吗?既然是早早晚晚的事情,提前几个月又有什么关系?”
沈若叶的话到是开导了曾继。
“女侠说得对,不过要是真这样,那大唐这边可就麻烦了,不得不说,刘武周选在这个时候进兵,时机把握得相当准!”
“哦?为什么这么说?现在是什么时机?”
曾继走到地图前,指了指太原的位置。
“太原地处大唐北疆,一到冬天气候是非常寒冷的,而在寒冷的气候中战斗无论是对府兵,还是对后勤的要求都极高,因此只要是脑子正常的将领,都不会在冬天发动战争,因为那样一来,很可能还没开打,自己这边就已经有大量府兵被冻死了。另外冬天粮食也是个大问题,全靠后方运输,一旦被人家截断粮道,那就不战自溃了。”
沈若叶虽然不懂打仗,但常时间跟着曾继,现在也明白了一些战争的基本常识,一听就明白了冬天开战的巨大风险。
“现在只是八月,距离冬天还有三四个月的时间啊!”
“问题就出在这里,如果我是刘武周的话,真要进兵太原,只会选两个时间点,一个就是现在。利用秋季气候不冷不热的时间进兵,然后在冬天来临前结束战斗。”
“而一旦错过这个时间点,就要等到来年开春,到了那时,有大半年的时间进行战斗,比现在进军在时间更宽裕一些。”
沈若叶有些听懂了。
“你的意思是说,刘武周应该来年开春再战才对?现在出兵有点草率?”
“如果光考虑气候这一个因素,的确有点草率,但如果将大唐现在的兵力分配情况也考虑在内的话,现在简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沈若叶稍稍一想也明白了。
“说得也是,现在李世民还在与薛仁杲作战,虽然前景一片光明,但恐怕没一两个月根本回不来。而大唐东边王世充与李密的战斗也还在打,大唐虽然不参与进去,但也不得不分兵驻守,以免他们分出胜负后,直接入关直取长安。”
“南面的萧铣拥兵四十万,正在跟李孝恭的军队对峙,现如今的大唐三面出兵,的确没有多余的兵力去支援太原了。”
“岂只是没有兵力,连统帅也没有。大唐的武将虽多,但真正能称之为帅才的只有两个,一个是李世民,另一个是李靖。而李靖因为之前的事情,根本得不到李渊的重用,也就是说,真正能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