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从当初拍《新白娘子传奇》开始,一直到拍《红高粱》之前,李谦已经带队拍摄和制作过多部的电影电视剧,经验已经相当的丰富!——这其实就是说,站到了巨人的肩膀上再出发的那个人,自身水平也不差!
三来就简单了,任何一个时空里,艺术品这个东西,得先有真作,才谈得上赝品、复制品、印刷品等等。如果这个时空有张国师,而且他也拍了一部《红高粱》出来,哪怕他拍的远不如李谦这一部,但李谦再拍,就有了对比,除非拍得远远超出了原作一两个大层次大境界,不然就难获好评。
但是现在么,没有!
这个时空没有张国师,也没有《红高粱》!
李谦版《红高粱》,就是原作,而柏林电影节的展映,将会是它第一次展现在公众和群体面前。
别说对原作是有一定超越的,就算没超越,有瑕疵,但哪怕得了原作七八分的神韵,至少也是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准线上了。
但是,作品好归作品好,在另外的那个时空,张国师带着《红高粱》能获奖,并不意味着李谦在这个时空带着一部崭新的《红高粱》,一部并不逊色甚至尤有胜出的《红高粱》,就也一定能获奖!
这个逻辑是并不成立的!
时空变了,年代变了,人变了,各种各样的东西,大同小异也好,大异小同也罢,总之,李谦从来不认为自己照着来一部《红高粱》,就一定能拿奖。
这是第一。
第二,从很多方面来说,他并没有像国内的其他电影人,乃至与《红高粱》相关的一众人等,比如齐洁,比如这部电影的主要摄影师和摄影指导傅学隆,比如女主角秦晶晶他们一样,那么看重这个奖。
首先是因为他是一个更看重一部电影的商业表现,至少也得是在商业成功的基础上再去谈人文色彩和艺术成就的导演,其次,前世在另外那个时空的经历,也清楚地告诉他,欧洲三大电影节的衰落,与文艺电影的衰落,是必然。
所以对于他来说,想要把《红高粱》练练手,那就拍了,拍完了,感觉自己收获很大,而且剪出来片子自己也很满意,就足够了。
票房么,估计大卖的可能性不大,但毕竟是自己的导演作品,回本基本毫无压力,这就行了。
至于欧洲这边的电影节,来还是要来的,但来了之后能不能拿奖,就全无压力了,来的目的其实很简单:人总是要有梦想的,万一实现了呢?
而且,不管这次来是不是能有点收获的回去,接下来的几年,他都不太可能有时间再去拍《红高粱》这一类的文艺电影了。
电影的全球市场正因为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变革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技术革新,在这一波的市场机制和市场地位定型之前,他实在是不敢松哪怕半口气!
…………
放映厅里接近坐满。
很多欧洲的的观众,或许就是柏林本地人,也或许是不知道从哪个国家赶过来,就为了来电影节看电影的,此时,大家都坐在放映厅里,基本上没有什么大声喧哗——或许正如此前国内的一家报纸对章子芳的电影评论的那样:买了票,进去坐下,然后你什么都不用做,就安心的享受你这一段属于你的一百分钟的电影之旅就可以了。因为,章子芳总能用温暖,把你的心填得满满的。
章子芳最后进来,在他身后,也一起进来的,李谦眼尖,一下子就看到了那两位脖子上挂着的相机——是东方面孔。
在国内的话,章子芳是一个很难界定的导演。她被某些人认为是“欧洲派”,因为她的东西在欧洲比较受欢迎,但这个论点却很难站得住脚,因为章子芳拍的东西,从来都是扎根中国的人和事。
所以,她就正好卡在这两者中间,从而成为了相当一部分文艺工作者、文化人、知识分子、小资和文艺青年的最爱。
李谦知道,对于章子芳来欧洲参加电影节,国内电影圈子和媒体圈子,几乎是回.回兴奋,但却又次次落空,次次落空,却又继续回.回兴奋。
像这一次,据李谦知道,柏林电影节的邀请一发出,国内知道今年有两部电影入选了柏林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顿时又有些亢奋和期待。
对于章子芳,那是肯定要热炒一番的,各种报道,各种解读,各种预测,而不管章子芳自己愿意不愿意,为了商业利益上的考量,她都必须稍作配合。
对于李谦,和传言中他在2001年就已经拍出来的《红高粱》此次的入围,国内则是一边惊诧着,一边满怀期待——李谦和《红高粱》一旦要是跟奖项擦点边儿,事实上现在才刚刚入围,国内的记者们就已经开始兴奋起来了,这要是大小的能拿个奖,那估计马上就了不得!
倒不是单纯说李谦拿个奖就有多了不起,关键的是,这里头有故事、有梗啊!——秦渭秦老爷可是拿李谦不会拍电影、不懂电影艺术这事儿开过嘲讽大招的!
这下好了,他前脚嘲讽完,李谦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