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9章:暂缓攻势  元末之争霸天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19章:暂缓攻势

天完朝廷……现在应该称做倪汉政权才对。

考虑其忙于内斗压根无力顾及长江下游的战事,西线的防御压力大减的朱子明遂抽调了大量兵马到东线来。

准备发动对脱脱的终极一战,只要此战击溃脱脱拿下金陵,那么整个江南对朱子明而言就将唾手可得。

不过他显然有些低估了脱脱的抵抗能力,在没法使用天花病毒的情况下,还真拿重兵防守的金陵城没啥好办法。

而且时间来到三月后,马就要错过春耕的季节了,若是再继续强攻金陵,最终耽搁了农时,今年怕是不知要饿死多少人。

想了想,朱子明最后决定撤军,暂时不对金陵城发动进攻,一切都等把今年的春耕忙完后再说也不迟。

一边忙活春耕,一边也没忘让各个地方的军队屯田。

自去年九月渡江以来,吴军从原先的十五万暴涨至了现在的三十四万。

数量增加了足足一倍有余,可你要说战斗力增加了多少,那就是在扯淡。

大量元军降卒加入进来,到目前都还没完全融入吴军体系之中,又能有多大的战力,只是说能代替吴军守城罢了。

这也是朱子明空有三十四万人却拿死守金陵的脱脱没办法的根本原因。

没有办法聚集最强的战力,地方还有诸多不稳定因素,自然也就没法突破城高池深的金陵城。

所以朱子明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完成对部队的整合,发挥出三十四万人全部的战斗力。

首先是他手里的十万人,其次是浙东冯家兄弟手里的十三万人,然后是阎思孝手里的四万人,最后就是常遇春手里的七万人,共计三十四万人!

预计全部都要进行整合,要架构好指挥体系,要裁汰老弱,选拔青壮,编练精兵!

将把总兵力裁减至二十七万左右,多出的七万人则全部拉去屯田生产。

这样不仅能够满足自用,还能就地为大军提供大量的粮食,大大节省了运输的消耗。

既然要裁人,肯定是对俘虏和原先的地方武装势力动手,朱子明不会傻到把自己带过江的十五万人裁掉。

这些人可是他军队的中坚力量,没有这些人做支撑,大军都得垮塌。

最先挨刀子的是冯国用和冯国胜两兄弟那边,大量的俘虏兵和老弱被裁掉,共计裁了近四万人出去负责屯田生产。

剩下朱子明、常遇春、阎思孝三方各裁掉一万老弱和俘虏出去,负责屯田生产事宜。

一番瘦身下来,军队的粮草供应压力骤减。

先前为了供应三十四万大军的消耗每个月差不多要耗费七十五万石粮食。

每个月都要,月月都要,时间一长便是粮食堆积如山也扛不住。

裁掉七万人马后,二十七万人每月粮食消耗不到五十五万石,极大的缓解了朱子明在后勤的压力。

裁汰老弱和俘虏后,紧跟着就该对部队进行重新编练。

编制就是照着原先的基础不停的往加呗,一直加到够为止,最终自校尉以又加了参将、总兵、将军三职。

将军是指有名有号的将军,暂时属于从一品武官范畴,原则四征四镇四平四安将军将不分高低,并且以后还将根据地名或者其它方式给予将军名号。

从到下,全军采用三三制,并采用九品武官职衔,具体如下:

什长(九品),总旗(八品),百户(七品),镇抚(六品),千户(五品),校尉(四品),参将(三品),总兵(二品),将军(从一品)

最小单位一个什编制十人,一个总旗编制三十一人,一百户编制九十五人,一镇抚编制二百八十七人,一千户编制八百六十五人,一校尉要加入一个炮兵、火铳兵、骑兵镇抚营,故而总编制达到了三千三百人。

一参将编制约为一万余人,一总兵编制约为三万人。

将军统领部队数量各不相同,可直接统领一个总兵营,也有可统领两个乃至多个总兵营。

比如常遇春统领两个总兵营,被朱子明冠以征西将军之职,负责西线一应防守事宜。

冯国用同样统领两个总兵营,被冠以征东将军之职,负责守卫杭州,窥探浙西等事宜。

冯国胜统领一个总兵营,被冠以镇南将军之职,负责管理浙东宣慰司,保障他大哥西翼安全。

其后阎思孝也统领一个总兵营驻守在宁国路,连结驻扎在杭州路的冯国用,乃是屏蔽东线中的重要一环。

朱子明自己统领九万人马驻扎在太平路繁昌,其中包括两个步兵总兵营,第二、第三舰队水师,以及万伍和赵胜的两大轻重骑兵营,时刻窥探着金陵城。

带给脱脱的压力极大,使得脱脱压根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在战略态势采取守势。

事实不是脱脱不想动,而是真的就动不了。

首先江南朱子明在繁昌虎视眈眈,江北滁州白书豪四万人马悬在头顶。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