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终章
潼关城终于破了,在历时长达七十余天的激烈交锋中,最终被吴将常遇春和徐达抓住机会,一举攻破了这座险关重地。
潼关一破也标致着朱子明分而治之的北伐策略正式生效,元军就此被吴军分割开来,再也无法联合一起对抗吴军,灭亡也成了早晚的事。
拿下潼关的时候已经是八月了,后方的麦子、稻谷全都熟了,也到该收获的季节。
为了保障自身的粮食安全,朱子明不得不放大量的民夫归乡忙活秋收,而吴军的攻势也因此放缓了许多。
但吴军已占据潼关、洛阳、开封等中原要地,相当于把察罕帖木儿锁死在关中动弹不得,因此前线也没有必要维持超高的军事压力。
只需让常遇春率领十万人马守在潼关窥视关中长安等地,就能保证察罕帖木儿一兵一卒也别想动弹。
接下来就是按照预定计划那般,由徐达领着十万人马前去山东支援东线的冯国用,争取拿下济南重镇,为后续的北伐奠定胜局。
……
十月,
济南城下,
冯国用和孛罗帖木儿纠缠了都快五个月了吧,可双方谁也拿谁没太多办法。
不过随着徐达十万援军的到来,战场形势一下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因为冯国用加上徐达的人马有近二十六万,已经远远超过城中防守的元军,带给孛罗帖木儿的压力巨大。
而感受到压力大的远不止这一点,孛罗帖木儿还接到了皇帝妥欢帖睦儿传来旨令。
旨令中命令他尽快回援大都,因为吴军水师载着五万人马在溏沽登陆,目标直指大都,大都防守压力巨大,需要他的支援!
还好孛罗帖木儿先前有所防备,没把人马全部集中在济南,不然大都现在怕不是都被吴军给攻破了。
只是孛罗帖木儿有点不太明白,骑兵数量不多的吴军怎么敢往大都方向靠,难道就不怕他留在大都的六万精骑吗?
然而现实会告诉他为何吴军不害怕骑兵,因为吴军的火器实在太凶残,元军的轻骑兵在有效射程最少三百步的吴军火铳面前,那就真跟送人头的差不多。
双方在大都城郊打了一仗,那一仗元廷蒙古骑兵发动集体冲锋,想用他们祖先曾用过的战术打垮对手。
然而迎接他们的并非对手惹逃跑和呼喊声,而是连绵不绝的枪炮声。
吴军神机营的将士只用最为简单的排队枪毙战术,轻轻松松就化解了元军最大的骑兵优势。
那一战下来,六万蒙古精骑战死将近三万人,结果对神机营造成的伤害却是极其有限,只有仅仅不到三千人。
十比一的战损比例,把元军骑兵彻底打怕了。
看到吴军端着黑黢黢的火枪,看到那冒着死神火光的枪口,在每次枪响之际都会有一人倒下并最终失去生命时,谁会不怕,谁能不胆寒?
吴军神机营高歌猛进直逼元廷大都城下,在济南城的孛罗帖木儿真的是要多难受就有多难受,因为皇帝又派人来催他回援了。
甚至使者都明着告诉他,皇帝妥欢帖睦尔已经担心好几宿都没睡觉了,如果再不回援就别怪皇帝不客气了。
毕竟每每听到吴军夜半炮声,妥欢帖睦儿就会从梦中惊醒,然后整宿整宿的失眠、担惊受怕。
能让天下权力最大的皇帝不好受,那么谁也别想好受。
可是元军又打不过吴军,面对吴军的欺压,元顺帝妥欢帖睦尔也只能忍着。
但他能忍得了吴军,并不代表他能忍得了孛罗帖木儿。
所以,就只能对孛罗帖木儿说声抱歉了,必须做一下元顺帝妥欢帖睦儿的出气筒。
后方不停的在追自己回去,前方又面临吴军的高压态势,孛罗帖木儿想了想最终决定干脆回去算了。
反正是皇帝叫他回去的,又不是兵败耻辱而归,谁还能拿他丢掉济南重镇说事不成?
可要是敢不回去,朝中政敌和皇帝妥欢帖睦儿就要拿他开刀了。
另外迫使孛罗帖木儿想要回去的另一个理由是察罕帖木儿十万人守卫地势险要的潼关都没能守住,反而落了个全军覆没只余百十骑逃脱的下场。
现在攻破潼关的徐达来了,他这同样只有十万人马守卫的济南城只怕也抗不住两人进攻。
所以要撤赶紧撤,不然被围困在济南城中,那他可就成了孤军孤城,在大都人马被吴军神机营牵制的情况下,他多半也得落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一想到这点,孛罗帖木儿后背就不住的泛凉,可不能再被打个全军覆灭了,不然大元就真的完了。
撤退,撤退吧!
趁着徐达大军还没完全到达,他还可以领着十万人马安然撤退。
好!
就这么办了!
……
孛罗帖木儿带着大军往大都方向撤退离去,冯国用也不追赶。
因为他手底下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