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 朝抄吵  北魏天骄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西征,元颢的偏师统帅之位也没了,这是他个人的核心利益所在。

现在的问题是西征的军费哪里来?朝廷的国库已经被胡太后和元乂前后这几年持续不断的折腾挥霍一空了,可能还剩个底,但是西征动辄亿计的钱是肯定没有的。

北海王元颢不急不慌,他有元冠受的良策,心中早就打好了腹稿。

“西征军费从何而出,朝臣议论纷纷。臣以为,可以发行国债。”

高阳王元雍倒是颇有兴趣,摇了摇肥硕的脸蛋问道:“何为国债?”

“国债者,国家向天下人借钱用以国朝重事,可设五年或十年之限,许以利息,由国库偿还,先息后本。”

元颢郑重地说道:“关陇膏腴之地,秦汉因之而成霸业,一则不可轻弃,二则民众富庶。发国债足西征靡费,平定关陇叛乱后,免征一到两年赋税,再行征加田赋,不需几年就可偿还国债利息。如此一来,朝廷与王公借钱,王公为国出力且有利息可得,我大魏千秋万代,不愁国家无力偿还。百姓也能早日安定,得以休养。

亿万之钱虽多,以我大魏万里大国,时长且缓,徐徐图之,并非不可承受之负担,只不过仓促之间力有不逮罢了。”

殿中群臣,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汉人大阀都惊得目瞪口呆,心里只有一句话——还能这么玩?

王爷们的思路豁然开朗,一年压榨洛阳周边农民,给他们放青苗贷才能得几钱的利息?对于他们庞大的资产来讲,贷出去的钱不过是九牛一毛,更多的金银还在仓库里吃灰。而如果发行“国债”,就相当于借助朝廷的力量给全天下的百姓放贷,而且以国家的存在和信用背书,不怕百姓赖账。

群臣看向元颢的目光热切了起来,还是北海王有大才,妙啊!

元冠受看着这些蠢蠢欲动的王公大臣,露出了玩味的笑容,这个主意是元冠受给元颢出的,借未来的钱解决西征军费当然能解决,看起来也确实不愁国家赖账。但是这些王公大臣不知道,命运所有的馈赠都在暗中标好了它所需的价格,他们放出去的钱,都不需要五年,再过两三年就收不回来了。

因为在“国债”这一概念中最不可能的一个情况即将出现,北魏没了。

当局者迷,天下烽烟四起,贵族大阀依旧纸醉金迷,他们看不清蠢蠢欲动的贫苦百姓已经再也无法忍受这种压榨,鲜卑武士也无法忍受在遥远的边境饮风咽雪。

上层的佞信佛教导致了儒家国家神圣价值的缺失,中层胡汉矛盾尖锐导致了同处一室的兄弟互相视为仇虏,基层的官吏贪腐导致了政治实体对国家的控制力降低到了亡国的边缘。

六镇的大起义只是引子,北魏这座巍巍大厦,从上层国家价值到中层胡汉认同再到基层民众治理,已经全面崩坍。

人民的意志汇聚成的历史大潮浩浩荡荡,没有任何既得利益阶级可以妄图阻挡,就像是南梁的萧菩萨死了十五万民夫也要造的淮河大坝试图把淮水倒灌进寿阳城一样,逆势而为的行动是不可能成功的。

而一批即将搅动风云的英雄人物,在正光五年这个时间,开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大家都是从无名小卒崛起,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