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四章 骆驼弩  北魏天骄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报~~”

羌笛尖锐的嘶鸣声一路穿过伪秦军中央的步兵大阵,直寻莫折天生而来。

刚在魏军右翼经历一番厮杀的莫折天生此时汗流浃背,正坐在高地上歇息,却见一骑羌骑仓皇而来,免不了心头一沉,难道是左翼出问题了?

“怎么了?速速报来。”

羌骑滚鞍落马,连毡帽掉了都顾不上捡,跪倒在地膝行上前道:“大王!大王!天塌了!”

“再他娘的扰乱军心老子拧了你脖子!”

旁边的卜胡厉声斥责,睁大了眼睛,大有一个不对就上前拧脖的意思。

“大王,甲骑,魏军的甲骑,很多很多,十万,啊不,百万,太多了,太多了...”

看着被吓得失魂落魄的羌骑,莫折天生一脚踹了上去,把他踹倒在地道:“放你娘的狗臭屁,魏军有十万百万甲骑,早就把西天打穿了,还轮得到老子造反。”

在山坡上呈自由落地滚落的羌骑避免了被卜胡拧脖子的命运,失了魂一般四仰八叉地躺在草地上,也无人理会他。

当然不止一个羌骑来报,后续的军情很快传了上来,魏军左翼出动了大股具装甲骑,休整多时人马俱甲的重装铁骑,轻而易举地击溃了已经在平原上防御了两个时辰的张朗所部。

“什么?杨伯年被生擒,张朗已经溃散了?那中军步兵不是危险了!”

莫折天生身边一贯沉稳的大将杨鲊都不禁失声,众将面面相觑。

“大王,速速下令撤军回岐州吧,大不了我们退回陇口以西去,还有一条生路。”

刚从中军步兵阵中返回的将领杜粲也有些胆怯:“完了完了,朝廷大军真不可抵挡啊。”

莫折天生坐在胡床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听得众将沮丧之语,急火攻心上来,竟然又一阵咳嗽,喷出了一口黑血。

“大王。”

众侍从上前,莫折天生拔出刀来,从胡床上站起,一刀就砍了刚才谏言退兵的将校。

瞪大了眼睛的人头滚落在枯黄的秋草中,众将不禁噤声。

“通通住口,当本王没有办法吗?”

莫折天生疾声喝令:“李弘何在?”

“末将在。”

众将中转出一员身材瘦削却双臂粗长的将领,身背一把大弩,躬身听令。

“带着你的骆驼弩炮,去我方右翼(魏军左翼)挡住重装甲骑,就按之前演练的办法,懂吗?”

“明白。”

李弘话不多,得了莫折天生将令,便带着几名手下校尉前去调兵行动。

这李弘是个匈奴人,但祖先却是名将李广,也是被俘匈奴的李陵之后,虽是匈奴人,但是却识得汉字,说得汉话,也给自己起了个字叫“广之”,寓意不忘祖先飞将军李广。

西域丝绸之路常用骆驼,在西域各国中,骆驼不仅是运输工具,也是战争工具。

在罗马帝国与伊朗高原上的安息帝国爆发的战争以后,一种由希腊人发明,罗马人发扬光大,利用扭力弹簧作为动力的弩炮被传入中亚。

二百年前的罗马人配备了大量的弩炮,在正面决战中有效地击败了安息帝国的具装甲骑。而安息等国吸取失败的经验教训,因地制宜,在骆驼上架设弩炮,让弩炮的机动性得以提升,这种罗马帝国的制式装备获得了新生。

轻型弩炮便于由骆驼机动携带,可以将五十斤的石头弹丸弹射到三百米左右的距离,原理与中原的弩还不太一样,弩炮用到了扭力弹簧组和滑轮,发射频率更慢,对步兵的杀伤效果也不理想。

但是弩炮在野战对抗具装甲骑时,却有着天然的克制效果,数十斤重的石弹作为高速飞行的钝器,并不承担破甲的作用,而是以砸伤、砸倒具装甲骑为目的,数目一上来,效果非常显著。

最重要的是,莫折天生很确定,弩炮这种武器,魏军肯定是极其陌生的。

魏军自以为只要胜负手具装甲骑能顺利出动,就可以一击定乾坤,可莫折天生既然敢与魏军野战,自然也有应对措施。

李弘带领的骆驼部队的四千架弩炮,就是莫折天生的底气所在。

视角转回魏军的左翼战场。

自从元冠受生擒杨伯年以后,羌骑溃散,继而齐王萧宝夤下令李叔仁的八千具装甲骑全军从左翼出击。

人马俱甲的重装骑兵,在这个时代,是战场上无可阻挡的决胜力量,这是所有将领的共识。

当然,前提是军力相差不大,以及地形必须平坦开阔。

所以哪怕南梁全国拢共加起来可能也就数千具装甲骑,也不意味着在淮河、巴蜀战场上北魏的重骑能取得优势,恰恰相反,南梁的水军和步兵在这这些地形上才是主角。

汹涌的重骑集群在加速完毕后,如同无可阻挡的海啸一般,瞬间就将久战兵疲的伪秦军张朗所部步兵大阵击穿,伪秦军缺乏甲胄的刀盾兵、弓弩手在重甲铁骑面前,就像是海边的贝壳面对海啸时那样,被瞬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