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一年的长江南岸,再次陷入了战乱,随着隋文帝统一南北的野心蔓延着。
而战争的核心被压缩在了三吴地区,这里的成败成为主导历史走向的关键。
三吴南部杭州的南部,广州北部山区,杜伏威的一万陈军隐蔽在这里。
派出去的斥候部队没有联络到徐璒,只是联系到了徐璒的下辖部队,需要转接联络,所以,暂时没有得到支援。
优秀的人从来不会把期望放在一颗篮子里,在派出斥候联络岭南徐璒的时候,还派人到了对岸衡州,在杨素大军抵达封锁沿岸之前调取了一批粮草,可以支撑几日。
在看到杨素的军队后,杜伏威就摔军躲到了山地里,没有和杨素的五万大军硬碰硬,伺机而动。
另外一边,杨素的斥候也发现了又一支陈国军队,只是杜伏威躲藏得太快,具体情报侦查不出来,只是隐隐测算出陈军的数量。
封锁住岸防是杨坚交待的任务,杨素把这个任务扔给了分配到自己手下的陇西贵族出身的李渊,给了他一万兵马。
本来自己和各大门阀家族关系都不错,不过最近,杨素感觉到了皇帝杨坚有意无意对自己的顾忌,想到自己这几年大事从未有错,大战从未有败,表现得太有用了,真的是功高震主了???
是以,杨素把门阀出身的子弟都塞到了李渊那里,自己专心布防岭南。
只是,福兮祸之所倚,三吴地区不能防住建康,相对于岭南,真的也是无险可守,当然,城池有不少,可是守在城池不能阻拦从岭南一路出来的陈国军队。
不得已,杨素只得再次把四万军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由自己统帅,驻扎在西南的临川郡,可以东西支援,让自己的儿子杨玄感统帅一军驻扎在东面的交通要道金华。
加上西面岸防的李渊部队,勉强形成了三点一线的防御体系,不过相隔有点远,联络太脆弱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杨素只能多派遣斥候,巡逻各处,严防陈军从这里出发支援三吴的陈军,扰乱皇上的计划。
一连几天,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而杜伏威也确实不打算干什么。
隋军刚刚布置好防御体系,此时肯定处于最认真的时候,自己的一万大军也不可能根本上改变战争局势,所以不用着急,最起码要等几天,等隋军松懈一下,也要等岭南的消息。
在这几天,杜伏威只是不断带着斥候亲自侦查隋军的防御体系,通过在这一带的抗北情报人员传递过来的情报,主帅是隋朝大将军杨素,手下有杨玄感和李渊等,兵力五万,分兵三处。
对于抗北的情报收集,隋军是不可能切断的,除非不接触当地百姓或者大量杀戮。
........
这一天,杜伏威终于等来了岭南徐璒的消息。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岭南三军负责人徐璒亲自来到了这里,除了带来了粮草,还有三千岭南兵,这些兵员都曾经在三吴地区作战过,可以完善杜伏威的地形认知,毕竟带来的都是汉口的荆州兵。
原来徐璒看到隋国的攻势,也是心急报国,只是有维护岭南安定的责任,不能轻易踏出岭南,只得全力支援杜伏威了。
虽然没有见过杜伏威,但是根据各种情报消息,还是知道这是一个文韬武略都很强的年轻人,太傅周罗睺的亲传弟子。
在亲自交谈后,徐璒更加放心了,认为杜伏威有勇有谋,为人谦逊。
两人约定,杜伏威率领军队轻军出发,越过杨素的防线,四处骚扰三吴地区的隋军,减轻扬州城和钱塘城的守军压力。一旦发现不对劲,就逃回岭南这边,由徐璒做后援。
杜伏威在被荀法尚统帅派出来的时候,没有具体的安排,只是吩咐找到周罗睺太傅之后,听候调遣。
现在找不到周罗睺太傅,杜伏威只能自己思考了,呆在岭南是不行且愚笨的,杨玄感的金华易守难攻,而杨素那里没有险地,却是防守严实。
所以,只能利用隋军防线脆弱的弱点,转战三吴地区了。
公元589年,7月11日,入夜。
准备妥当的杜伏威带着一万三千的陈军悄然越过去隋军的防线,杀掉了隋军的一队斥候,不见踪迹。
这么多人,想要不被发现是不可能的,不过在自己的地盘,熟悉地形,行军速度快,没有太多火把,等到杨素发现不对赶来的时候,已经看不到陈军的影子。
火把的微弱光芒下,杨素面无表情,在一队斥候的尸体面前驻足等待。
须臾,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远处火光渐近,赫然是杨玄感。
“父亲,敌人过去了?”少年杨玄感脸色隐隐露出一股喜色。
“嗯,库巴,派出飞鹰吧,陈国的军队夜间赶路,不可能没有火光,很容易发现的。”
“是,将军。”一个体形雄壮的的男子骑着马在杨玄感一旁,一看就是草原人,其肩膀上站立着一个老鹰。
杨素默默地看着飞向高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