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章 临危而动  南陈小后主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愧是隋国的大将军,成名已久,谋略过人,自己真的是大意了,看来是自己一直以来太顺利了,除了老师,没有看得起几个人。

杜伏威带着手下将士依然朝着三吴钱塘城西面既定目标而去,只有夜晚,双方的行进速度才会差不多,甚至快过对方。等到了白天,对方有着配备北方骏马的骑兵,利用好的视野,地形不熟悉,也会很快就会追上来的。

一边行进,一边思索着接下来的计划策略,自己的决策将会决定这一万三千将士的生死,其中从汉口带过来的一万陈军是厮混两三年的兄弟。回去岭南的路肯定被杨素封锁了,那要怎么办呢?

在这个危亡的时刻,杜伏威想到了启用自己于湘州贼群的建德皇帝,想到了提拔重用自己的老师周罗睺太傅,想到了自己远在巴州的好兄弟辅公佑,想到了自己前半生的黑暗时光。想到了......荀法尚刺史的女儿荀凝香......

想到了皇帝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你有信仰吗?人活一生,应该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并为之追求,哪怕付出生命,这样才是有意义的啊!

信仰什么的他杜伏威不知道,不过,在陈国当兵之后的日子是自己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他,不想有人破坏它,这值得自己付出生命去守护的!

就算这次要死,也要撕下隋国重重的一口肉。

想到这里,杜伏威在黑暗中的眼睛充满了坚定,后方的威慑感不再那么强大。

后方,杨素早早有所布置,已经提前把自己的计划传递给了围攻钱塘的来护儿将军和北方各部。

早早有预备的军队集结很快,留下安排好的一万隋军维持基本防线,杨素和杨玄感迅速带着兵马追赶而去。

..........

公元589年7月12日,上午时分。

钱塘城西面,鄱阳东面的一处平原,经过连续赶路的陈军在此休整。

等到大家吃完了饭,杜伏威把大家召集了起来。

经过一天的思考,杜伏威打算把情况告诉大家。

自古以来,两军交战,取得胜利无外于奇和勇!

他打算学习霸王项羽,也来一个破釜沉舟,所以,需要真正敢拼命敢死的士兵。

现在,粮草少,四周布满隋军,回去岭南的生路被阻断,算是破釜沉舟得不能再破了。

“各位兄弟同袍,.........”

随着杜伏威娓娓道来,军纪也难以控制,下面将士纷纷慌乱起来,议论纷纷。

只是仔细一看,大部分士兵是稳住的,只是有点惊讶和少许慌乱,真正慌乱的大多是岭南人,阵型,也只是表面慌乱。

一个国家的士兵对于国家的忠诚是需要慢慢凝固的,只有认可了这个国家,感到幸福,才会用生命去守护。

不再是所谓的“食君之禄,替君分忧”了!

这一两年,陈叔慎一直在军队里宣传打仗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守护家园,是为了和平,是为了自己和家人。

通过削弱皇权的威望,彰显保家卫国的意义,提升民权的认识,以达到树立军队信仰的目的。

有信仰的士兵是可怕的,特别是有着优秀将领的带领。

经过陈叔慎两年的仁政,已经收复了大部分的人心,而这些士兵都是出自荆湘。

“现在,我们处于绝境之中,本将军给大家两个选择,一是投降隋军获得生存的机会,二是和本将军一起,放手一搏。给你们一刻钟思索,要投降的放下武器走到南面,放心,本将军的诚信是有目共睹的!”

白天,隋军的行军速度会很快,一刻钟已经是底线了,分离出那些投降分子,也是为了防止他们在关键的时刻捣乱,增强将士的死战气势决心。

一刻钟后,杜伏威带着一万三千的陈军快速朝着北方而去。过了半个时辰,忽然带着一万二千大军朝西面而去,有一支一千人多的陈军朝着东面扬州而去,只见他们没有武器和马匹,徒步而行。

杜伏威和他们说,如果留在原地等待投降,找不到大军的杨素可能会杀了大家,不如去东面投降隋国皇帝,杨坚仁义,这样肯定没问题。

其实,去东面,存活下来的几率也不大,没有大将带领的投降对于隋国来说没有一点战略意义,很可能成为隋国的炮灰部队。

不过,杜伏威需要这一支部队迷惑杨素,老鹰毕竟只是畜生,不能准确描述情况,而且在这样的情况下,杨素是一定要派兵东进的,因为隋文帝就在那里。

他的真实目标是攻打下西面的豫章,打通两岸连接,接应西面荆湘的陈军。

当然,这个目标不会让东进的陈军知道,相反告诉他们自己要突袭建康。

如果打下了豫章,就和当初杨素打下了汉口的战略意义一样,据城而守,这一万陈军就能守住,退也可以退回去对岸。

唯一的问题是,杨素有多快追上来,豫章有着多少的隋军驻扎,能不能在两者间攻下豫章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