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交谈良久,杨拓这化身虽只有金仙修为。然其本体乃是大罗散仙,紫微大帝化身更是达到了大罗金仙的极致。
杨拓与碧霞元君相谈甚欢,二人交流一些道法,谈论一些大道,他也不曾落得下风。
碧霞元君也是能够感受得到杨拓的不凡,她也不将杨拓当作普通的金仙修士看待,而是将其作为与其同等境界的道友。
两相交流之下,各自都有不小的收获。
良久以后,碧霞元君方才开口问道:“道友不在火云洞纳福,此次出山,所谓何来?”
杨拓想了想,这次出来的动机,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老子立道家,天下皆知。
他顿了一下,开口答道:“此次出山,乃因太清圣人立下道家,教化众生。”
“圣人胸怀天下,泽被苍生。我虽无至圣之力,却也欲效仿圣人之徳,为这天下做出一些些贡献。”杨拓虽说得隐晦,碧霞元君还是能明白他所表达的含义。
老子立下道家,传播黄老学说,众人得闻,不少人都从其中看到了一条新的道路。
不同于立下教派,度人超脱,汇聚气运。立下学说,则是教化众生,传播道德,亦是有功德气运加身。
碧霞元君听罢杨拓所言,心中也兴起了几分思量。她在大罗金仙之境,停留良久,这未必不是一个新的机会。
虽然心中也有几分意动,不过一想到自己现在所面临的问题。下山立说的心思,也就淡了不少。
碧霞元君收回思绪,这才顺着杨拓的言语,继续交谈起来。
“道友能有此心,实乃众生之福!”
杨拓则继续说道:“齐国,乃是人族诸国之中,最是人文鼎盛之所,必有不少的大贤降临于此。”
“我将齐国之地,作为传播学说的起点,一则是为了能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更是为了能与诸多大贤交流心得。”
“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不同的学说之间,虽有着一些不同之处,却也容易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虽有可能成为对手,但是也可以借此机会,吸收别人的思想,完善己道。如此机缘,着实难得!”
随着杨拓的侃侃而谈,碧霞元君听完,更觉可惜。如此机缘,她却没有机会加入,以碧霞元君的心绪,都不免有些起伏。
好在亿万年的苦修,也不只是法力的提升,她的心境,等闲之间也不会产生太大的波折。
如今,不过是因为涉及道途,方才起了几分波澜,她很快就将思绪收拢,不再多想。
天地万物,自有阴阳,有得有失。老子立道家,或许会开启一个时代。
但也不是说,只要你下山立下学说,就一定会有收获。毕竟学说不同于教派,教派是以功法为纽带,传播大道,度人超脱苦海,脱离生老病死。
学说更多的则是思维的碰撞,要让人从心底里认同,在教化众生的过程中,促使世界向前发展。
二者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学说之间,看似没有关联,其实互相依存,互相争斗。
学说之间的争斗,其残酷程度,更胜于斗法。斗法乃是以法力高低,神通强弱,来划分高下。
学说之间则是理念的交锋,是道途的争斗。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不同的理念,信念之间的争斗,更是凶狠。门派之间的争斗,或许就是资源气运的争夺。
学说之间的争斗,则需要推广自己的学说,消灭其余的不同学说。与其相违背的学说,就是异端。异端在任何时候,都比敌人更加可恶。
最形象的例子,就是魔道之争。“魔”与“道”在根本上就不一样,所以很难共存,这就是理念上的差异。
其中一方,心心念念就是想将另外一方消灭。有言道:道消魔涨!更有言: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道与魔,不止是教派之争,也是学说之争。他们既是最大的教派,也是最高的学说。
除此之外,还有佛道之争,佛魔之争等等,最根本上还是理念上的区别。
就杨拓自己也知道,当儒家壮大之后,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说。
在这个过程之中,肯定不是那么一帆顺利,必然是经过无数的争斗与死亡,方才得到的结果。
作为获胜一方的儒家尚且如此,那么作为失败的百家,损失又当是何其之重。
这其中的凶险,一点也不比封神之战差上分毫,稍有不慎,又是一场巨大的劫难。
是以,杨拓在一开始就放弃了收益更大的几门显学。其获得的越多,途中的危险也就越大。
纵是杨拓如今乃是大罗道尊,也不敢有丝毫的大意。毕竟能够下场传播学说之人,又有几人是等闲之辈。
即便不是大能转世,也是秉持天地气运而生的天之骄子。传播学说毕竟不是众仙斗法,不是你的修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