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戏落下帷幕!
泰山书院之中,孔丘还在闭关修行,杨拓也在传播着自己的史家学说。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泰山书院早已声明远播,求学之人络绎不绝。
其中不乏诸子百家中人,其中更有名家邓析、兵家孙武、墨家墨翟等人。
杨拓虽不染指这几门学说,但是总归学贯古今,懂得不少。百家之人诚恳请教,杨拓也不藏私,尽心指点。
他毫不藏私的性格,得到了众生得一致称赞。不止结交了不少转世的高人,更是分得了些许百家的气运。
时间就这么一晃而过,直至周显王在位之时。周显王已经是大周第二十三位君王。
此时的大周,早已经不负当初的强盛。一众诸侯肆意征伐,天下更是动乱不休。
在这种大环境之下,更多的学说在创造,在传播。不时就有新的学说诞生,也有旧得学说消亡。
天下有志之士,都希望能够找到一种学说,平定天下,结束动乱。
名家、墨家、兵家更是大行其道,天下纷纷扰扰。其中魏国与齐国,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魏国有兵家庞涓,齐国有兵家孙膑,俱是承袭孙武兵家的学说,欲以强兵一统天下。
魏国与齐国更是两次爆发大战,分别是桂陵之战与马陵之战。
两次大战更是让天下诸侯发展了兵家的可怕之处,一时间兵家横行天下。
一众大国不停的整军备战,加强军事。小国没有这种实力,只得求助了墨家。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在大国的威胁之下,一众小国之中,墨家横行。
至此,兵家与墨家这两个显学,也登上了世界的舞台,也开启了百家争鸣的第一步。
两者之间,不止是思想的碰撞,更形成了武力的争斗。凡兵家所攻之国,必有墨家中人前往相助。
杨拓坐于泰山,眼观天下局势纷乱,心中也有几分疾苦:“这人族的发展史,真可谓是一部战争史。”
“这才过了多少年,各方诸侯又起争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都在不停的壮大自己!”
“只是可惜了人族百姓,不论在任何时候,百姓都过得很是辛苦。真可谓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这种情况,人族才得以发展。自苦难中磨砺而出,方才可以傲世天下!”
杨拓如今修炼有道,逍遥极乐。虽怜悯众生,却也不敢轻履红尘。
看看,姜子牙的前车之鉴。纵然有圣人作为后台,也不得不放弃仙道,改走他途。
儒道看似前程远大,然而却没有参照,属于摸着石头过河,谁也不知道可以走到哪一步。
想来,就是元始天尊,心中也没有底。这天下修行,首选还是道祖所传天仙之道,毕竟有六圣为模板。
修行之道万千,却也只这一条有成圣的先例。余者,纵是镇元大仙、昊天上帝、冥河老祖,也还处于门外。…
看似一步之遥,或许就是咫尺天涯。
别看杨拓又是神仙之道,又是地仙之道,然其根本还是天仙之道。
就算有再大的诱惑,他也不曾改过本心。
杨拓不由叹了一口气:“哎”接着他抬头看了了虚空。
修道,无非修个大自在,大逍遥,却哪里是那么容易。圣人也还在这天道之下打滚,不曾超脱,更何况他。
正在杨拓叹息之时,泰山之下,官道之上,迎面走来一个中年人。
这人看上去,其貌不扬,发髻散乱,衣着破旧。裤腿更是向上卷着,直到小腿之上。
脚上穿着的也不是什么名贵的皮靴,而是一双草鞋。看起来完全就是一副农民的打扮。
不过,如今诸侯纷争,天下多有盗匪。若不是游学的士子,或者赶路的达官贵人,普通的民众很少有人离开自己的家乡。
正所谓:人离乡贱!
只看穿着,这人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夫。不过这人背着行囊,从行囊的缝隙处,隐隐可以看到其中的竹简。
再加上其腰间佩戴的长剑,可以明白这人不是普通人,而是一个游学的士子。
不过这等打扮的士子,还是第一次出现。
这人低着头赶路,不时抬头看看远方的山峰。
只见山峰雾气环绕之间,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一所书院。中年人不由大喜,连赶路佛疲惫都消散了许多,步伐也略显轻快。
当中年人踏上通往书院的台阶,杨拓这才回过神来。他也发现了这个与众不同之人。
中年人沿着台阶,一路朝上,不时的左右打量四周的变化。那薄薄的迷雾之中,好似有什么变化。
杨拓以先天灵宝水灵珠布置的蜃气,经过这么多年的完善,早已与那九百九十九步台阶融为一体。
当人踏上台阶之时,蜃气就会出现种种变化。这时蜃气就会迷人心智,惑人五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