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三百七十节挡道  蝉动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头无人处,兄弟二人借着海浪的遮掩,用只有彼此才能听到的音量轻声交谈。

“好好干吧,为我华人在南洋争出一片落脚之地。”

面向苍茫的大洋,左重的声音借着海风幽幽传来。

“这个过程或许需要很多年,或许很困难,当你迷惑,动摇的时候,多想想今天。”

“兄长,我明白。”

左钧眼中满是血丝,声音沙哑,先前的事情给了他很大的冲击,让他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缓过神,但精神还算不错。

左重对弟弟的表现感到满意,而后说起了被捕华人之事。

“那些被抓的华人,等会我会让日本人为你提供帮助,记住,大恩成仇。”

人性有多面性,一些人会因为无法回报巨大的恩情感到羞愧和愤怒,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压力可能会转化为对施恩者的怨恨。

左钧会意,他读过《唐国史补录》,自然知道唐肃宗时期李勉的故事①,便直接讲了自己的打算。

无非就是将人救出后分开安置,安插眼线监视等等,这是为上位者的必要手段。

左重更加满意,挥手叫来小泽川与淡马锡的宪兵队长,两人连忙上前,态度十分恭敬。

“小泽君,队长先生,梅桑在海外的工厂需要一些听话的工人,你们能不能为他解决这个难题?”

面对左重的要求,小泽川还没说话,宪兵队长率先开口,主动提出帮忙。

“请清水阁下放心,蝗军的劳工营中有不少华人囚犯,这些华人很好管理,我明日就签发命令将他们移交给梅桑。”

宪兵队长之所以大献殷勤,是因为听了小泽川的介绍,知道“清水阁下”神通广大又仗义疏财。

不管这位梅先生是要救人还是真的需要工人,左右不过是些囚犯罢了,他又拿不到好处,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

左重就喜欢这种聪明人,但光这样还不够,必须让对方彻底下水,成为自己人。

他又叫来一个小泽的老部下,当着宪兵队长的面问道:“你在广岛的农场还好吗?”

被问话的鬼子面露感激之色,躬身回道:“托小泽长官和清水阁下的福,十町步的田地去年获得了丰收,家中的父母很开心。”

宪兵队长眼睛瞪得溜圆,一町步相当于一公顷,十町步就是一百多亩土地。

那么此时的日本农民人均田地是多少呢,答案是约等于零。

日本的土地都集中在地主和华族手中,普通农民只能租种,所以日本占领东北之后,才有数十万的开拓团蜂拥前往伪满。

左重深知日本社会的弊端,也知道这个宪兵队长出身乡村,策反对方用田地更加实际。

不出所料,宪兵队长眼睛都红了,大有只要“清水君”一声令下,他就将整个劳工营清空的架势。

一个少佐就这么投诚了,听上去有些儿戏,可这是由战争性质决定的。

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得到最大好处的是上层,中低层其实并未受益,至少受益不多。

西北那位说过,分化敌人要团结多数,孤立少数,集中优势各个击破。

干了这么多年情报,左重越发觉得那位的理论不管放在哪行哪业都可以作为行动指导。

要不是怕某人和便宜老师有意见,他真想给军统每人发一本对方的论著。

总之,一面是摸不着、看不见的大东亚共荣,一面是切实的钞票,是个人都知道该怎么选,人心也经不起考验。

“呵呵,不要激动,队长先生。”

左重拍拍对方肩膀,继续蛊惑:“只要你加入我们的事业,田地只是小事情,对了,你担任少佐职务有很多年了吧?”

宪兵队长很是惭愧,表示自己在少佐的位置上已经有五年,由于没有一线作战资历,一直无法得到晋升。

对此左重大手一挥:“小泽君,你通过我们在陆军省的朋友,三个月内帮助队长先生成为中佐,有没有困难?”

小泽川淡淡一笑,毫不在意道:“没有问题,这件事很容易办到。”

走私生意需要上下打点,不光是海军和沪上,陆军以及日本本土也要烧香。

这烧着烧着,关系不就有了,一个少佐的晋升,确实不算大事。

宪兵队长激动地说不出话来,一咬牙道:“请清水阁下放心,几天后奉命移交给马来亚的犯人,我也一并交给梅桑。”

左重愣了下,移交犯人?马来亚的日本人要犯人干什么。

若是建造公路和工事,当地土著就够了,何必舍近求远从劳工营征调。

突然,左重像是想到了什么,他装作无意问了宪兵队长一句。

“噢?难道帝国要将劳工从马来亚运往本土或者螨洲吗?”

宪兵队长摇摇头,坦言这些囚犯的目的地是柔佛某地,即淡马锡的对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