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章 推行人民币  改革大明之路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于是一股购买大明商业银行股份的风潮,在大明蔓延开来,最大三笔投资是苏杭浙商、福建闽商和广州的海商,三家共计出了8000万两银子银子,拿走了剩余的5不可稀释股权。

同时大明商业银行宣布,未来十年内每年股息不低于10,低于这个股息,大明银行包赔。这个消息一出来,家有余财放在地窖里发霉的土财主们看到了机会,自己家几千两银子,放在地窖中不会自己生崽,要是买了大明商业银行的股份,每年会给一成的利息,买了。

怕被骗?开玩笑,朝廷、宗室、晋商、淮商、浙商、闽商、海商都是傻子吗?人家几千万几千万两的往里面投,自己这点小钱人家怎么会看的上,社会上的小额资金也开始积聚了起来。

秦睿为什么敢这么干,因为他已经说服弘治皇帝,可以从事海外贸易,钦命“走私”,秦睿私底下成立大明海商贸易集团,从银行贷了500万两作为启动资金。

第一批货就是购买了朝廷抵押给大明商业银行的丝绵、绢布。200万石丝绵,20万匹绢,100万匹麻布,秦睿一把梭哈了。

大明的物价是真便宜,官方报价绢一匹给银五钱,布一匹给银一钱五分,丝绵就更便宜了,秦睿大笔一挥给了户部80万两,把前来谈判的户部官员给开心的一直合不拢嘴。

剩余的钱秦睿建造了一个海船制造工厂,先期还是制造大明宝船,同时让科技学院动力系的师生们开展专项的海船蒸汽机研发工作。

将布料染色之后,在天津卫制造了一批成衣,冬衣发向朝鲜、倭国,麻布衣服发向安南、真腊、暹罗、吕宋等国家销售,大明水师前期参与运输和分成,后期大明海商贸易集团自行建造商船。

一个月之后,1000多纺织女工赶制出来的第一批成衣完成,多种不同款式,任君挑选。10万套是丝绵和绢做得冬衣,20万套麻布夏衣,加上一批玻璃、香水、镜子和玻璃制品,从天津卫码头装船,驶向了目的地。

秦睿之所以采用成衣模式,就是想让海外这些国家的某些作坊倒闭,以此截断这些国家的产业链环节,一旦形不成完整的产业链,再加上秦睿的倾销,将会彻底击垮这些国家的整个纺织业,这样大明的纺织工业就会有源源不断的订单。

至于这些国家会发生什么,这就不是秦睿能关心的问题了。

在年底结束之前,一共走了2批货,总计收回了300余万两银子和五十万石稻米,两批成衣一共挣了60万两不到,才用了15的原材料,足够了。

秦睿现在就是帮着大家探路而已,并不是要挣钱,而是让人看到挣钱的方向。

秦睿拿着各个公司送来的年终报表,开始分析和规划着来年的计划。

银行的报表上说,银行网点建设超出预期,今年已经建了10个点,股份销售将近2000万股,也就是说大明80的存银已经到了银行手里,银行明年必须盈利3000万以上才能满足15的回报,除去几个大户贷款的利息,至少还要准备2200多万,这个需要划重点。

从数据来看,人民币今年已经发行了将近1亿了,大部分都是以贷款模式发出去的,这个是银行硬性规定的,凡是股东贷款必须以人民币方式结算。使用的地方也是有网点的几个大城市,接受程度在慢慢提高,小商家在收到人民币之后,通常会在第一时间换成实物银子。要想办法加快人民币使用习惯的培养,当大家养成习惯的时候,再有朝廷接手,就好普及了。

范氏集团在全国投了50多个中小型项目,还在孵化期没有啥出色,总资金占用量也不大。

顾氏集团旗下的实业项目开展的红红火火,尤其是钢铁厂高产量、高质量的苏钢,制作成科技学院研发的农业工具,在农业领域获得了广受欢迎,销量大增同时朝廷方面也开始从顾氏集团定制原材料钢,作为朝廷军械的储备。秦睿尚未建立的兵工厂也开始批量囤积无缝钢管。

天津卫地区因为秦睿雇佣的矿场劳力,从年初开始已经改为发薪水的方式,有了一定存款,许多人开始盖起了房子,加上修路的流民们,在结束修路之后开始在天津卫定居了,也刺激了水泥和砖的需求。

煤,尤其是焦炭的销量也不错,一部分供给钢铁厂,一部分在天津卫销售。

盐厂基本上没有成本,秦睿将盐价统一在10文一斤。秦睿算过,以大明1亿人口计算,年需求量不会超过10万吨,总输入不会超过200万两,这些钱只能将将养活大明陆运和大明水运两个集团的人。

大明陆运和大明水运两个集团公司,目前处在亏损状态,最大的一笔业务就是顾氏集团的食盐运输,同时也承接一些朝廷的运输任务,自从大明万家超市成立之后,万家超市的部分产品的运输也是靠这两个运输集团。

秦睿在细致的研究大明的水系图和陆路交通节点,与两个运输集团的负责人不断讨论,终于总结出了,在大明建立三十个节点的方案,来实现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