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22章 尔衮质明 亦欢归明(本书完)  我来自大明辽东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黄台吉虽然很不甘,很不舍,然而一来有心无力,二来局势容不得他做出更好的选择。

他只能装模作样地询问徐亦欢:“但有要求,尽管提来。”

徐亦欢心中自有荣耀,啥都不要,只要求父亲亲自将她送到大明,交给明国的皇帝。

黄台吉起初哪里肯答应,但是所有的八旗贵族全都迫他答应。

他已然不是初承汗位时,那个说一不二的天聪汗。

最终,被迫答应。

父女俩能够平安回到故国,一是因为故国已难以想象般强大。

另一个原因,便是周玉凰的智慧,她巧使妙计,利用了八旗人好面子将里子的心理。

“尔衮质明”,被掩盖在和亲之下,多少给骄傲的八旗留了一些面子。

这件事情经说书人的渲染,最终演化成了为人津津乐道的一件事情亦欢归明。

与尔衮质明形成了鲜明对比,奠定了大明睥睨四方的根基。

曾经需要和亲游牧以求安稳的中原王朝,也有了这一扬眉吐气的时候。

又有谁能不骄傲呢?又有谁能不慨叹复兴将起,盛世将临呢?

此消彼长,与此相对的,便是八旗的黯然。

然而,身为奴酋的黄台吉怎甘心就此失败?

他放开了手脚,准备进行最后一搏。

他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联系了蒙、土默特、河套寇等大明北方势力。

又在一群野狗般的早先投降过去的奴才策划之下,联系到了大明东南的一些国,一些势力,其中不乏船坚炮利的西夷。就连西南诸夷,都被他们利诱。

唯独朝鲜,断然拒绝,坚定地站在大明这边。

大明也没有令其失望,多铎阿济格双双出兵征讨朝鲜,皆被袁可立痛揍。

崇祯元年冬,八方攻明,一度令大明手忙脚乱,然而很快就将局势稳定。

大明八线作战,凭借顽强的毅力,冲天的傲气,强大的火器,全部获胜。

天雄军、老秦军、白杆兵、东南水师、登莱水师、关宁军……

先是击退了来犯之敌,这一次不像己巳年那样见好就收,而是毅然追击。

皆,扬威域外!

至此,再也没有人可以阻挡大明的崛起。万国来朝,只是时间的问题。当所有人都因此而沾沾自喜的时候,重真却将目光放在了更为长远的复兴之。

宛如宿命的安排,明清最后一战,仍在萨尔浒。

这一次,新式明军主动进入昔日明军的营寨,在遗址之修筑军营。

入夜,八旗、披甲奴,亡命般地往里冲。

一道道火舌亮起,无数的铠甲被被打穿。

与此同时,袁可立率领舰队北库页,于海参崴登陆。张盘率领陆战队一路南下,直迫赫图阿拉。昔日不可一世的八旗弟子,终于陷入了狼奔豕突的深渊。

若非这一年的冬季来得特早,又特别漫长,辽东故土便要被彻底收复。

但就算有着严寒掩护,满清也全部让出了城池,如昔日的祖先般开始钻山沟。

1644年,明历崇祯十五年。

昔日的翩翩少年,终于也来到了一日不刮便胡子拉渣的年纪。

重真目送着他的远征军兵出山海关,一路北,直抵极北之林……

“对不起,朕的臣子不让朕亲身犯险,朕只好食言。山海关,已是朕能踏足的东北极限,然而朕的思想,朕的目光,会随着朕的军队,直抵雪原林海。”

远征军重建抚顺关、抚顺城、镇北关……

大明的坦克、军靴,如渔网般笼罩了辽东的每一个角落。

海尔格、海力斯爷孙,带着最后一批奋勇抵抗的女真巴图鲁,投诚大明。

重真负手而立,目光深邃,似乎看到了昔日驰骋于辽东的那个少年身影:“大明焕发生机,朕已不再少年。”

全书完

感谢海天江涛每天看,一直到最后,真的非常感谢。感谢王木木和救赎,经常打赏。感谢本书唯一的盟主蚂蚁老,感谢交大研究生老师每日在群里分享世界局势以及各种专业知识。本书的书友虽少,但个个都是大佬。

最后求订阅,谢谢大家。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