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六十章大秦帝国的科学发展观  覆秦从计划开始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秦最顶尖的聪明人。

他们自然呢嗯想到,科举取士一旦施行成功,往后多半会继续推行,顶多细节方面有调整。

而科举取士面对的朝政官吏,试题如何出,里面的道道太多了。

比如,现在的秦国依旧以法为尊,九科也列了秦律,出法家题,肯定也是必然的,但法家题占主导也不行,所以其余几科都要涉及百家学说。

否则以后以法家治国,又走了老路,大家都白忙活一场。

稍微思量,百家大佬们的脸色顿时阴晴不定。

张良似乎看出了他们的想法,又笑呵呵道“秦王曾言,百家乃大秦的文化精粹,凡是有益大秦发展的学说,缺一不可,大秦现在以法治国,以后便是如此吗?”

听到这话,所有人为之一震。

如今,法家没了李斯那样的代表人物,可以说群龙无首。

百家趁此机会崛起,也未尝不可。

但是,不要忘了,以什么学说治国,全都在帝王的一念之间。

在帝王眼中,学说只不过是一个工具,用顺手了可以继续用,用不顺手,换一个也可以。

强如商鞅这样的大人物,不也因为政策太过激烈,导致五马分尸吗?

国策这种事,实际上是没有道理可言的。

作为学派大佬,自然可以挥斥方裘,指点江山,任何帝王对于这种事,实际上都有一定程度的宽容。

毕竟对方没有实权,说得再天花乱坠,都没什么卵用。

可让这些学派大佬身处朝堂,他们就必须要清楚,所谓的学说,不能服务帝王,终究站不住脚跟。

无论是李斯代表的法家,还是任何一派学说,作为幕后操纵一切的赵昆来说,都不希望他们一家独大。

这个想法与计划,甚至与权谋无关,只是对大秦比较有利罢了。

扶苏和嬴政都看到了这一步,因此在赵昆决定扶起百家争鸣的时候,便默认了这种发展。

以前人际关系十分简单,大家谋生的手段不多,任何一门学说,只要学的不差,都可以混一个较好的前程。

但如今的大秦,正在朝多元化发展。

单纯的学术一派,解决不了大秦百姓日益增长的矛盾。

因此,取长补短在所难免。

所有学说能涉猎,筛选有利于大秦发展的一部分,加以驯化吸收,才是大秦以后的治学方向。

而且从实用角度来说,无论是张良,还是陈平,亦或是蒙毅,都不觉得那家学说可以称得上当世最强。

他们非常清楚,大秦正在朝盛世前进,而盛世最大的原动力在科学院,在军工厂。

若正如赵昆设想的那样发展,科学院才是大秦未来的主流。

那么可以预料的是,一旦天下士子确定了帝国的发展思路,憧憬科学的热情,只会变得越来越高涨。

而这,也是赵昆,扶苏,包括嬴政在内的人想看到的一幕。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