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孟昭将这种种隐秘,一一道来,李景天已经从一开始的惊骇欲绝,到镇定从容,心中情绪也是几番转换。
良久,他才抬手用袖口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道,
“这,这,公子,这些都是真的吗?会不会有错?”
不是他不相信,而是他实在不敢相信,李家敢在这个时间,这个环境下,悍然支持旁人造反,这明显脑子被驴踢了才会做出的决定。
哪怕真要造反,也得将力量积蓄的无与伦比,时机恰到好处,才能行动吧?
这个道理,他一个给人看病的小大夫都能拎得清,就不相信那些李家的掌权之辈,不清楚这个道理,除非坐在那个位子上的,都是一群猪,或者对自己的家族抱有某种恶意。
其实当初孟昭也是疑惑不解,后来才被开释,道,
“景天,有的时候,内部因素固然重要,但外部因素,也不可小觑啊。”
内部因素,外部因素?李景天愣了一下。
作为一个不笨,反而很是聪明的人,立马察觉到孟昭话中若有深意。
对,他都清楚的道理,李家没理由不明白,除非,是被逼无奈,行险一搏。
刹那间,他的冷汗又留了下来,也不知道是不是最近身子虚,一惊一乍的,李景天都想给自己开两副药吃吃了。
不过,害怕归害怕,他还是很敏锐的找到了关键点,能让李家这么被动无奈的,除了当今皇族北堂家,还有第二家吗?
也只有北堂皇族,才能以大雍之力,温水煮青蛙,逼得李家不得不动手。
目的,甚至都未必真的是造反,以进为退也说不定。
这也很好理解,现在李家就是用造反这件事,来向北堂皇族,展示自己的肌肉,能量,告诉对方,我很强,若是你逼迫太甚,大不了掀桌子,一起玩完。
所谓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李家就是要用不要命的气势,来争取一些主动权。
而一旦李家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这场叛乱,或许就会立马消散于无形。
当然,这指的是比较理想的情况下,万一李家打着打着,突然发现大雍外强中干,也不是那么牢不可破,或许假造反来逼退对方自保,变成真造反,也不好说。
时移世易,没什么是一成不变的,计划,也是可以临时修改的。
想到这些,李景天发散思维之下,沉思片刻,道,
“公子,属下有两个想法,不知道对不对,还请您参考一下。”
“我想,在这个紧要关头,李家派人来北方,原因之一,就是找寻盟友,灵武城只是一个临时的落脚点,那些家族,或许是哪里惹到了李家之人,从而遭到诛灭。”
孟昭点点头,这个想法很不错,而且很可能事实就是如此。
现在的情况就是,南方,以及中原部分地区,都掀起了战火,不能说全线作战,但至少不少区域都是不稳的。
而北方,现在则是天下太平,尤其物华天宝,实力强干,兵精将广的冀,梁,兖三州,和太平盛世没什么两样。
这其实是间接的对大雍皇朝进行有力支援,只要北方不乱,就有足够的威慑力,震慑中原以及南方的叛乱,使得局面不至于落到不可收拾的境地。
同时,北方可以给前线战场,提供源源不断的军械物资,粮饷,乃至精兵供给。
北堂皇族之所以优哉游哉,没有急着出手灭掉南方的叛乱,除了别有图谋之外,北方的安定,是他们的底气之一。
然而,万一北方也发生了如南方一般的叛乱,那么这个局势就彻底不同了,对于整个大局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北堂皇族也就无法稳坐钓鱼台。
所以,李景天的想法,是很有可能贴近现实的一种猜想。
其实天下有识之士都能明白,单凭李家,单凭徐州,是绝对无法和坐拥天下的北堂皇族相抗衡的,所谓九姓,也是有着强弱之别的。
所以,李家若想积极进取,来北方图谋,是个不错的想法。
“还有呢?”
“第二个可能,李家来北方,并无结盟想法,而是为了采购军需物资,以及延揽英雄豪杰的。
打仗,可是要消耗极大的人力物力的,所谓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如果李家淘到什么厉害的兵家大将,南方叛乱再多支撑一段时间也说不定。”
孟昭点点头,李景天这第二点说的,也很贴近他的思想。
李家来北地,最佳的结果,当然是找到盟友,挑起叛乱,和南方以及中原呼应,彻底撕裂大雍整个庞然大物,将其肢解,分化,再各凭手段逐鹿天下。
只不过,在孟昭看来,这很难,而且双方相隔太远了,交情也澹薄,那些大势力,不太可能掺和到这等凶险之事当中,属于损己利人,没人会这么干。
次一级,就算没有和李家对等实力的叛乱,弄出点小骚动,吸引一下北堂皇族的注意力也很不错,至少能缓解南方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