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帐之内,给来护儿的第一印象,便是干净。
其实,不止是中军大帐,来护儿恍然间察觉,来往太子杨昭驻军之地的各处,似乎都显得干净异常。
见连普通的兵卒也是如此。
而当杨昭稳坐于上首,为来护儿等次赐座时,来护儿才回过神来,这次是来和太子杨昭议事。
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将领,怎能为之前的一系列所见,而影响心态。
侧头看过身后的部将正待出言,他摇了摇头,示意之别轻举妄动。
而在来护儿到达中军大帐后,杨昭却是没有第一时间同这位大隋的顶级将帅讨论军事,反而关心起了来护儿所率大军的路中行程。
其实,于私下里,杨昭也是在拖延时间。
来护儿来势汹汹,且事关接下来的高句丽占据,他的两个重要谋士,房玄龄、杜如晦今日恰奉之命令,去慰问旁边几个团部的将士。
受之命令回来,自是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恰是需要他来争取的。
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面对来护儿,杨昭除了储君身份占优势外,在多种经验方面,是妥妥的后辈。
“大将军一路走来,可看到了北平郡以东的天冻之灾?”
来护儿颔首道:“诚如殿下所见,其实不仅是辽东之地,包括整个大隋北面,今岁的冬日,都格外的寒冷。
于此,我军的粮草运输,速度被大大的减缓。至于高句丽国内,我相信,他们的情况,只比我们只强不弱。”
大隋的冬日灾害越是严峻,那百姓受到的苦难也就越多。
甚至于接下来十几年内,大隋百姓都处于这种火热之下。
现在,唯有彻底的把高句丽打的服服帖帖,然后解决大隋国内的矛盾,才是关键。
杨昭的眉头挑了挑:“那以大将军的看法,我军可是需要按照原计划,于明年三月,进军高句丽,以收复被侵占的失地?”
来护儿皱着眉头,思索的时间稍长一些,随即,他抬头看了眼杨昭道:“情况艰难,若是粮草的运输压力加大,就怕冰冻一直持续到今岁的三月,那我等近三十万的大军,吃饭都会成问题。只怕战事,要到六月才会开始!”
而于此时,房玄龄和杜如晦,也是联袂敢至。
他们二人向太子杨昭行礼后,即向对面的来护儿等人一礼,便坐在杨昭下首的另一侧方向。
同大帐内其余者,多穿着铠甲不同,房杜二人今日穿的,则是普通的文士服装,遂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不过杨昭没有什么,其他人自无说话的份,但来护儿却是下意识的看了两人一眼。
近半年来,太子杨昭得以顺利在山东之地募兵,且沿途训练,带至辽东,据闻之手底下,有两个重要的谋士,出了很大的力气。
来护儿的观察力非常惊人,仅仅是一眼,他即能看出,太子杨昭,于此二人非常礼遇。
帐中人,继续开始讨论起了军情。
得知高句丽拥有十多万大军,内部同样陷入到了粮草困境后,许多人才大松了一口气。
而今,情况困难的,不止是隋军,还有高句丽军。
通过片刻的聊天,作为前端的房玄龄,遂已知晓来护儿的身份。
待来护儿说完以后,房玄龄说出了他的看法。
“不瞒殿下,不瞒大将军,在下认为,若是将战事推迟到六月,那对我隋军的伤害更大。
毕竟当下,我隋军远征至此,尚未开战,士气尚佳,而随着时间的延长,士气必然下跌。
在下的建议是,与其等待,不如寻求其他的突破。比如通过海陆之结合,以少数的精兵,直取高句丽的重地。
而后大军直接压过去,且站且补充物资。
高句丽毕竟是小国,承受不住我大隋的强压,到时候,势必会举城投降!”
房玄龄的建议,听得杨昭频频颔首。
其实,此中的想法,也是他近段时间,同房杜二人商议的。
借此机会,也是想看看来护儿这位大隋猛将,会怎么看待。
来护儿对房玄龄的言论,似乎并不意外,他转头看了眼身后的一名小将,从容不迫道:“太子殿下帐中,能将谋士辈出,真乃后生可畏!
其实,于此事之上,末将帐下也有人提出。
秦琼你来为殿下说说,你是如何看待此中战事的!”
秦琼秦叔宝!
杨昭差点就站了起来。
但他最终还是忍耐住了心中的激动,于之起身间,开始打量起了此间少年郎。
从表面的身个来看,秦琼身高已然有八尺,整个人看起来相当的伟岸。
其之一双眼睛,显得非常有神色。
向上首的杨昭抱拳后,便不卑不亢的说道起了,他对接下里战事的看法。
总体路线言之,和房玄龄所说的大同小异,不过在行军布阵的细节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