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不敢说真话。
因为,她知道李炎必不会尊朝廷的旨意回京的。
而且,她更是知道,李炎的目标,乃是把南诏国灭了,才有可能会返回京城。
这个时间要多久,她不知道。
但她却是能猜到,要灭了南诏,恐怕得好几年。
“是了,是了。元儿身边有能人,没有能人,元儿断然是打不过南诏的。元儿没事就好,没事就好,佛祖保佑,佛祖保佑。”廉氏很期望自己的儿子无事,最好一切平安,哪怕在长安做一个安乐王爷都行。
可是。
李炎的想法和愿望,哪里是他人所能理解的。
而且。
李炎身边确实有不少的能人。
比如管情报的宁宇道长,此人就是一位能人,而且是一位大能人。
再比如时宽他们,同样,还有虎军,狼军所有的将士们。
他们每一个都是能人。
没有这些能人,他李炎一个光杆司令也斗不过南诏国,更是不可能灭了南诏国如此多的兵马。
从李炎攻击会川到如今。
李炎已经灭了南诏七万多兵马了,接近八万之数了。
而南诏国有多少兵马,常备兵马,也才将将十一万之多。
可而今,南诏的常备兵马,除了王嵯巅的兵马之外,整个南诏就已经没有常备兵马可用了。
当然。
南诏的十一万多兵马,那只不过是表面的数字罢了。
南诏再不济,也是一个国家,皇家的禁军,少说也会有一万的,而且王嵯巅手,不可能只有明面的那三四万人,肯定还会有一些老底的。再加防御吐蕃国临时抽调回去的五千人,还有南诏国东南边还有两三千兵马。
可就算是如此算下来的话,南诏国还能出战的兵马,加王嵯巅那三四万人,整个南诏,不再征调府兵的情况之下,其兵马绝对不会超过六万人了。
六万兵马。
放在李炎的眼中,除了王嵯巅的兵马稍稍能战之外,其他的,李炎根本就没有放在眼中。
......
此时。
远在嶲州驿馆内的崔玉等人。
却是怎么也想不明白,李炎怎么突然间就把南诏大军给灭了。
所有人都想不通,也想不明白。
可是,就算是想不明白,这嶲州的刺史却是在招待他们之时,向他们透露出不少的消息。
而且,他们也有一些途径,打听到了关于南诏国此次对会川的反扑情况。
最终。
事实摆在了他们的面前之后,他们不得不相信这个结果了。
“崔使君,信报,三日前我们已经送往长安了,估计再过五天,就能抵达京城,送到朝堂之了。希望这份信报能够及时送到朝堂,以免发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啊。”那位韦公公坐在崔玉的对面,语重心长的说道。
他的语重心长可不是关切之意,而是对自己前段时间传回京城的信报而起了担忧。
那些信报之,他们每个人都把李炎说得人畜不是的。
除了崔玉的信报还算是那么一回事之外,所有人的信报,就没有把李炎当成人来说了。
要不然,仲秋节前几日,那场议政殿之议,也不会如此的轰动了。
崔玉此时心情翻覆,实在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去想李炎了。
虽说,崔玉知道会川是李炎他们打下来的,但没有见证过那场战事,他们并不是十分的相信这个结果。
而且,他们更是见到了李炎对待南诏国使者和使节的手段,所以,崔玉才对李炎的观感实在有些不喜。
可而今。
局面再一次的发生了变动。
原本,早在前不久之时,整个使团就准备开始要辙离了,为的就是防止南诏国反扑之后,把他们整个使团给灭了。
毕竟,李炎敢灭了南诏国的使团,身为蛮子的南诏,必然是不可能放过唐国的使团的。
可当他们正准备起程离开嶲州之时,却是听闻李炎击退了南诏国的这一次反扑。
为此,他们暂时留下,静观后变。
可没想到,三日后,战事的消息越来越多的传了过来。
最终,十天过后,战事一停,场局的结果,让他们纷纷大鄂不已,就差下巴掉地了。
崔玉抬起头来,看了看一眼韦公公,长呼了一口气道:“事到如今,我们怕是错怪了颍王殿下了。南诏国差不多倾全国之兵反扑会川,可没想到,颍王殿下尽然以西川之兵力,硬生生的把南诏这一次的反扑之势剿灭于泸水两岸。此乃是西川之幸事,更是我唐国之幸事啊。经此一战,南诏再无任何能力袭扰我唐国边境了。”
“是啊。经此一战,南诏怕是得派出使节到我唐国京城求和了。到时候,南诏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