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谦并非完全无能之人,阴平兵败失守,他一直关注着太史慈这支人马的去向。
昨日斥候回报,说太史慈的人马在傅阳城北十几里外停军不前的时候,陶谦就想到,太史慈这是准备要趁自己与刘达交战时突然出现,打自己一个措手不及。
因此刘达应战之后,他又把曹宏和麋竺等人找来商议。
“太史慈所率人马停于城北十几里外,显然是想趁明日交战时突然出现,我想派一支人马去挡住他,你们谁愿意去?”
陶谦看着众人询问道。
其实已经很显然,陶谦麾下的将领,曹豹被杀,张闿被斩,吕由又败逃回郯县,眼前这些将领本就不多,明日与刘达决战,需要他们统兵作战。
现在能够别领一军去拦截太史慈的人,只有别驾麋竺和亲信曹宏了。
麋竺和曹宏都在犹豫,其实二人都不想去。
因为一个去了,另一个就会留下来守城,陶谦吸取了吕由的教训,不会尽兵出战,要留下两千人马守城,万一战败也可以退入城中坚守。
一时沉寂,众人脸色各异。
陶谦盯着麋竺和曹宏看了半晌,见二人谁都不出声,便说道:“曹宏,你去吧,给你五千丹阳兵,务必挡住太史慈。刘文弘想要以太史慈出其不意取胜,我便断了他的希望,他若久等援兵不至,其心必乱,乱则易败,哈哈”
他知道太史慈的厉害,才会准备派五千丹阳兵去拦截,而丹阳兵只能是由丹阳人曹宏来统领才好。
曹宏本要寻辞拒绝,但想到有五千丹阳兵,未必就敌不过太史慈的一万人马,就算打不过,自己在外也容易逃跑,反而若是留守此城,万一兵败,便会被困城中,到时候更是进退无路。
一想至此,他便欣然应命:“必不负将军所望。”
不过陶谦等人并不知道,当夜太史慈的兵马已经行进到离城五里的地方。
第二日一早,陶谦亲自率大军从西面出城,留下麋竺和两千徐州兵守城,曹宏则是率领五千丹阳兵从北面出城,去拦截太史慈。
刘达此时亦领兵到了城外,列好阵形。
遥遥望去,看到对方阵中士卒精壮健勇者颇多,刘达不由心中慨叹:“果然丹阳多精兵。”
丹阳兵之所以厉害,主要是他们“俗好武习战,高尚气力,升山赴险,抵突丛棘,若鱼之走渊,猿狖之腾木”。
这些有好武习战风俗的人,见惯了搏斗,上了战场也会凶勇无惧。
不过也正如于禁所说,兵勇而无强将,则其勇不可用。
刘达此刻心里暗暗感谢曹豹,是他辱走了刘备和关羽张飞,要是让关羽张飞来率领这些丹阳兵,那自己对付起来可就艰难多了。
曹豹也算是死得其所。
现在丹阳兵由锐气已失的陶谦来统领,他们的凶勇之气便不能完全释放,到时候一样会一败俱败。
更重要的,自己还有后手,只要双方战得正酣之时,太史慈突然领兵出现,什么丹阳兵都会惊慌失策。
而正在他得意微笑之时,有探骑急奔来报:“将军,有一支五六千人的敌军从北面出城,似乎是欲去拦截太史将军。”
五六千人?
看来自己还是小瞧了陶谦,不对,是自己高估了自己。
陶谦算是久经战阵的人,怎么可能会不注意到太史慈这支人马呢。
算了,五六千人太史慈应该可以对付,现在对面的这些丹阳兵,可就只能靠自己的人马去死拼了。
刘达仍然是以于禁为前阵,吴白统领骑兵在两翼,周寻和李典随在自己身边为中阵,吕虔押后阵。
双方都已列阵毕,刘达下令出击,进兵鼓敲响,于禁领兵前进。
而对方也进兵相对,陶谦竟是要仗着丹阳精兵硬碰硬。
两阵相交,兵戈齐鸣,呼喝声惨叫声此起彼伏。
此时两军前阵人马已经交织在一起,面对悍勇的丹阳兵,于禁严令士卒只进不退,自己更是挥着大刀突入敌阵,一阵乱砍,稍稍杀退围来的敌卒。
他所率领的士卒见将军如此勇猛,顿时勇气倍增,本来僵持不下之势,很快就转变为兖州军进而徐州军退的态势。
见此情状,刘达身边的周寻喜道:“于文则果真劲勇,将军,我方前阵已得势,可令骑兵出击了。”
“唔,令,骑兵进。”
刘达下令。
令旗挥动,吴白领着一千骑兵冲出,此时敌军的两千骑兵同样冲出。
陶谦这是要以步对步,以骑对骑。
步兵有丹阳劲勇,骑兵数量也比刘达多,因此他觉得自己的胜算还是比较大的。
而在城北三四里外,太史慈起兵正在行进,突然遭遇了曹宏率领的五千兵马。
他们纯粹是偶遇,太史慈并不知道城里有这么一支兵马出来,曹宏也没料到太史慈竟会行进这么快,本以为还要再行数里才能遇到,却不想突然就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