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达率领大军进入陈留已是五日之后。
李整斩杀张邈,夺占陈留,又斩杀敌将刘详,有大功,由校尉升为将。
吴白斩杀於夫罗也有功,但目前之功还不够升为中郎将,只能先记功在册,待再立新功后合并奖赏。
此时张超已经将其兄张邈安葬,刘达应允臧洪所请,让张超出城离开。
“此去不知何日可再相见,府君一路保重!”
臧洪送出城外,与张超道别。
“子源有幸,择得明主,超赖子源之恩,得保族人生全,此去南阳,与君恐是永别,珍重!”
望着张超带领族人离去,臧洪含泪挥手。
“子源,东郡无主,你当速去。最近我总是梦到蝗灾之景,只怕今年会是个大灾年,你到了东郡当开垦荒田,劝民耕桑,积蓄粮食,以备灾饥。北面袁冀州,你亦须有所提防,勿让其兵南下。”
臧洪回城,刘达对其抚背嘱咐道。
东郡自陈宫吕布之乱后,太守逃走,郡丞战死,如今正无人主事。
“使君放心,洪知东平屯田之举,使民得利,府库满盈,回去便募民开荒屯田。北面袁冀州使君亦可宽心,其必不会举兵南下,即是举兵南下,洪必会以死相拒。”
“子源如此言,我可安心,去吧。”
送走了臧洪,刘达整兵准备向雍丘进发。
因满宠尚未到任,陈留暂由李整屯守。
刘达以太史慈和吴白领一万兵为前军,自率三万大军随后出发,向雍丘而去。
袁术没料到刘详的五千兵马,最后竟只有一千多人逃回,其余非死即散。
面对刘达四万大军向雍丘而来,袁术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无奈和惶惧。
他的部将此时又分为两派,主退派和主战派。
仍然是以刘备和苏和为首。
“刘达连连得胜,兵势正盛,我们当先避其锋锐,暂退入陈国阳夏。其若继续追来,则其兵疲,粮草难继,彼时再战,方可能胜。”
刘备说的也有道理。
不说刘达兵力多己两倍,单是刘达最近得胜之势,就算只有一万兵马,恐怕都能战胜袁术的两万兵。
有时气势比兵力更重要,势盛则兵强。
“刘备,你屡次避战,是否与刘达勾结,欲叛降刘达?”
苏和指着他质问。
刘备竖耳怒道:“哼,我若降刘达,在高唐时早就降了,彼时刘达许我以东郡,我亦拼死突围而走。本欲往襄阳依刘荆州安身,是袁将军将我留下。袁将军若不信备,请让备回荆州依就景升,求得身安。”
“玄德,我如何不信你呢!你所言确是有理,只是我若一味避战,恐怕会让人笑话,说我乃无胆之辈。刘达来势汹汹,我亦知与其相战胜之不易,可若是不战而走,岂不让我这些将士寒心了。”
袁术出来圆场,他心里其实是既不想战,又不想退。
战则难胜,退则失威。
纠结啊!
“将军,刘备既然要回荆州,如今我大军皆出,南阳无人留守,不如让其回南阳募兵征粮,为我大军补充兵粮。”
苏和见刘备处处与他作对,此时只想把他支走。
刘备一听,这个建议正合己意,忙道:“回南阳便回南阳。”
袁术颇为犹豫,让刘备回南阳是解决他与苏和二人矛盾的一个办法,只是刘备如果与刘表相通,恐怕南阳就不会再为自己所有了。
然而再转念一想,自己这次出来,不管胜败,根本没有打算再回南阳之意。
南阳虽为大郡,却为四战之地,无险可依。
南面刘表与自己为敌,若到时刘达从北面攻来,或者刘达与刘表两面夹击,自己便会毫无退路。
刘达与刘表如今又都是蔡氏之婿,极有可能会联手,所以南阳是断然不能回去了。
就算败了,要退也是退到扬州九江,有淮水为险,北面又是乡郡汝南,有众多族人旧客,不怕刘达追来。
一念至此,袁术笑对刘备道:“玄德,如今刘达兵力比我多,我也想多募些兵卒,你回去南阳后为我多募些壮卒,多征些粮草,如何?”
还用问如何?
刘备心中暗喜,面上却无表露,淡然道:“既然将军有命,备唯有奉命而为。”
于是,在刘达大军尚未抵达雍丘时,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和部曲本兵,向南阳而去。
消息传入刘达耳中,让他既喜又忧。
喜的是刘备带着关羽张飞离开,自己少了两员勇猛的敌将,战胜袁术更容易了。
忧的是刘备回南阳,依着南阳大郡,可能会让其强大,将来会成为自己的大敌。
但不管喜忧,刘达都无法改变,眼下之急,是击退袁术,趁机进兵夺取豫州,最好是在蝗灾发生之前就拿下豫州。
刘备离开之后,袁术决定采用他的提议,退入豫州陈国。
可退兵是门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