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兴宫,户部。
高履行双手拢在袖子里,捧着圣人赐的暖手乳足炉,担忧地望着门庭若市的户部衙门。
阳春三月,乍暖还寒,户部这里却是分外地热闹。来领田庄地契的土豪、大佬们络绎不绝。
可是他们领走的地契,都在天竺,高履行都没见过,甚至还没有划定位置,只有亩数和相应配置的丁口。
高履行从来没干过这么悬乎的事儿。
这帮人要是到了天竺,发现没有那么多地,或者没有那么多人,甚至地没有户部宣传中的那么肥沃,一个电话回来,这帮大佬们会不会把我这个骗子打死?
高履行是会当官的,在户部尚书的任上都干三年了。虽然户部管着天下土地人口,算是比较繁忙的部门儿。
可是部里那么多侍郎、员外郎、小吏被他支使得团团转,各司其职,事情都办得有条有理。
他自己并不陷入繁杂的数据里,只是盯住圣人关心的几件大事,做到心里有数。圣人每次垂询,他都回复得有理有据,他自认在大唐,乃至天下,都算能臣了。
然而上个月圣人交给他这个能臣一件非常难办的事儿。大唐在天竺的军事行动过于迅速,比预想中要快很多,天竺有大片无主的土地等着接收。
当然这土地呢,原来肯定是有主的,苏定方和薛仁贵的大军过去之后就无主了。
高履行表示这完全没问题啊,户部和吏部派去编户齐民、派员治理的队伍都出发了,虽然晚了点儿,也不会耽误太多的事儿啊。
圣人将苏定方和薛仁贵的详细汇报跟高履行一说,这位户部尚书才明白圣人说的问题是什么。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两路大军攻天竺,开始还是狠狠打了几仗的,等天竺人知道唐军的厉害后,后面就开始势如破竹,迅速就打到了中天竺。
天竺南部的一群小国得到消息,干脆准备集体投诚,这还没到半年呢,天竺就要全取了。这个速度包括李治在内,所有的大唐高层人物都没有想到。
李治和徐茂公听小帅说过天竺那里小国林立,武力孱弱,可是没想到孱弱到这个地步。从地图上看,那么大一块国土,五千多万人,就算顺利,怎么也得打好几年吧?
原来大唐周边儿的高句丽啊、吐蕃啊、突厥啊,已经是世界的顶级势力了,大唐费了老鼻子劲,干掉了突厥,解决了高句丽,以为天竺就算差,也不能差太多吧?
谁知就真的完全不能打,苏定方和薛仁贵的大军就是去行军的。
大军打得快,不是啥问题,可是要接收这么一大块地盘和众多的人口,那问题可大了去了。
不是有啥游击队和反抗势力啥的,天竺根本就没啥民族意识,也没有大国做顶梁柱,百姓都温顺得要命。
他们的顶层人物被大唐干掉了,土地人民都归了大唐。原来的刹帝利阶层自动地就将领地和丁口组织好,等着新主子的接收。
可是大唐没料到军事行动这么顺利,去接收的官员还在路上,苏定方就只能派军队先军管。
这一军管,苏老爷子就发现问题了,这里土地肥沃,人民温顺,都很好。可是人民温顺的同时,都非常地懒,没人看着,根本就不干活儿。
派去的士兵用鞭子抽着,这些老百姓反而很习惯地干活儿去了,也没有表示不满,没有反抗的意思。
可这不行啊,苏定方和薛仁贵加起来才十万大军,打仗是够用了,要看着五千万人干活儿,这点儿人完全不够啊。
这可是个大事,要是不迅速解决,没准儿富饶的天竺会意外地闹饥荒。而且这个锅还是李治的,你把我们的统治者干掉了,然后不派人统治我们,有了饥荒肯定是你的责任。
李治只能催促路上的接收大员们加快行程。
那几千个官员比苏定方手下的士兵管理能力强得多,能运用原来的统治机器对付一段儿时间。但你一个县里就派一个唐人去治理,这还是挺玄乎啊。
李治都打算开恩科,题出得贼简单,一次录取他几万人,打包送到天竺去了。还是武昭仪给他出了个一石两鸟的主意,这主意如今就着落在户部尚书高履行的身上了。
高履行接受的任务是这样的:鼓励大唐的贵族和豪强去天竺置地。关中的一亩地,换天竺的十亩上等田,种地的天竺人给你配齐,换地的豪强自己负责派人去管理天竺的庄园。
一接到这个任务,高尚书就是一阵头疼,圣人你这是把我放到火上烤啊。
一亩换十亩,还给配齐人手,听起来挺好。可是关中的土地就那么多,贵族们都是准备传之子孙的,谁会去天竺换地?你这是明目张胆地想打压贵族们在国内的势力。
我要是帮你办成了这件事,就成了贵族公敌,没法儿在圈子里混了。
可是圣人的旨意是不能违背的,高尚书思来想去,这强迫贵族们换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