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元,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这首元曲小令述说了太多的无奈和血泪,是警世的名言,是千古的感叹,但却没有让历代的统治者警醒起来,没有被警醒的人之中就包括李元喆。
他考虑问题的方式注定了他是个实用主义者,世上难题千千万,能干掉引发难题的人就能解决的事情他不一定会做,可消灭阻挡自己脚步的人却是能狠得下心来的。
大唐的百姓虽然没有张养浩那样的文采和胸怀天下的志向,但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他们知道隋末的战乱带来的是如何悲惨的世道,人不如狗不是一句调侃,而是百姓困苦的真实写照。
大唐才安稳了几年又要再起内战,百姓看到的只有漆黑的未来。
李元喆要做的是尽可能的缩短黑暗的时间,他出潼关的第一步就是搞掉势力最强的清河崔氏。
翻翻清河崔氏的资料,李元喆不得不再次感叹世家的强大。
崔氏源出于姜姓,是齐太公的后裔。
齐丁公的嫡子季子将继承权让给了齐乙公,以崔为采邑,于此终老,有子穆伯,后世便以崔为氏。穆伯的十一世孙崔杼担任齐国的正卿,有子崔成、崔强,后娶齐桓公的后裔东郭姜,生崔明。庆封攻杀崔成、崔强,崔杼与东郭姜自杀,崔明躲在坟墓中逃过一劫,之后出奔到鲁国,继任鲁国卿大夫。崔明有子崔良,崔良十五世孙为崔意如,意如有二子:崔业、崔仲牟。兄弟二人在西汉初年分别定居于清河郡东武城县与涿郡安平县,崔氏家族遂分为清河崔氏与博陵崔氏两支,并为着姓。汉末三国时期,清河崔氏始有崔琰、崔林等人扬名史册,南北朝时达到极盛,号称“门榜盛于天下,鼎族冠于海内“,地位延续至唐末,五代以后衰落。
看看清河崔氏的那些先祖,哪一个不是史书有名,再看看他们的衰落时间表,杀得世家人头滚滚的世家终结者都没能彻底搞死他们,可见其底蕴远比已经进入衰退期的太原王氏强大了不知道多少倍。
士族以清河崔氏为首,也是目前对李元喆威胁最大的敌人。
士族之中李元喆要正面对付的其实只有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琅琊王氏。
太原王氏已灭,剩下的大士族中弘农杨氏、兰陵萧氏和赵郡李氏对李元喆几乎没有威胁,弘农杨氏从一开始就投靠了李氏皇族,赵郡李氏和陇右李氏系出同源守望相助,只要李元喆不是想要彻底消灭赵郡李氏,赵郡李氏就不会有太大的反应,安抚一下也就好了,至于兰陵萧氏......他们在隋末削弱的太狠了,实力都比不上京兆韦氏和三原李家,只在朝堂上活跃着,当家的萧瑀和萧皇后还投入了李唐阵营,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威胁了。
李元喆这次的目的地是东武城和青州城,目标是清河崔氏大小房和青州房,这三房是清河崔氏最主要的三支,搞定他们,河北道及河南道基本就没有了什么强大的势力,加上已经肃清的河东道,大唐的北方便基本可以安定下来了。
近卫军过黄河北上,李元喆几乎又重复了一遍杨珪媚的套路,一路上拉上了新乡乡勇、相州马氏、邯郸赵氏等中小士族,等到进入河南道的时候,李元喆手下在近卫军之外又有了一支规模超过两万人的人马。
李元喆承诺给这些中小士族的年轻人出路,他们要付出的代价是无条件支持皇帝的改革,李元喆不需要士族,但是需要士族提供一部分能写会算的人才,他不能指望那些大字不识几个的府兵给自己收税和写公文告示,朝廷也不能全是文盲。
听说皇帝要去搞掉清河崔氏的时候,这些小从内心来说是拒绝的,但李元喆很大气,让两千步枪手一路上练习齐射,几百个不开眼的士族子弟直接到地府去报道了,狠绝的行事手段让人胆寒,而且皇帝轻易就搞掉了太原王氏,面对势力强大又不讲理的皇帝,他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跟着皇帝一条道走到黑,反正皇帝有太多的办法逼他们就范了,与其冒着灭族的风险惹怒皇帝,不如一咬牙一跺脚的跟着皇帝干一票,况且皇帝又不是没有什么战绩,万一成了呢?
那自己这些人还不得起飞?
人生就是一场豪赌,从来不缺少惊险的赌局,赌了光耀门庭,赌输了凄惨出局,实力不够的人本就没有选择的权利。
小士族在赌,清河崔氏也在赌,唯一不同的是他们底蕴深厚,自认为有挡住皇帝甚至是除掉皇帝的实力。
清河崔氏收到皇帝带兵前来的消息,三房迅速行动起来,把所有兵力集中在了青州,经过了将近二十天的准备,清河崔氏在青州集结发动了将近五万人的队伍,与太原王氏不同,太原王氏离晋阳太近了,根本没可能在李渊起家的地方建立一支强大的正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