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9章 冬季攻势(八 )  登上皇位的我很慌啊!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唐国内忙着救灾,西域的战事也到了决战阶段。

李靖让苏定方、程咬金和柴绍三人率领火器部队单独成军,两翼留下四万人保护,五万火器部队好人四万骑兵组成正面军团从正面向高昌进军。

其他的唐军则分为三支,一直由尉迟恭和张公瑾带领向西进攻于阗,挡住吐蕃军队的归路。

另一支由李靖亲自带领,从草原绕道高昌背后,截断波斯人的退路。

第三路由李道宗领军,绕道高昌西面,等到正面军团击溃敌人后截击西突厥骑兵。

李靖要以高昌为中心,建立一个规模超大的包围圈,尽最大可能消耗敌军的有生力量。

正面军团前进的速度并不快保持在每天六七十里的程度,他们要配合三路大军完成包围圈。

反观三路大军只有李道宗的部队走的比较慢,李靖和尉迟恭部依旧是保持着出玉门时候IDE行军方式。

他们遇到零散的城池或是聚集点的敌人,都是直接用没良心炮开道,破城集走,只留少量的兵力驻守,星夜兼程的赶往预定地点。

李靖原本的战略指定能力就十分出众,大唐军神可不是白叫的,有了无线电台的帮助,随时可以掌控战场态势,更是如虎添翼,在连续的急行军过程中还能远乘指挥各军的行动,让唐军的整体推进有条不紊。

天帝五年二月初九,远在高昌的三国大军终于受到了唐军占领伊吾,己方二十万人全军覆没的消息,同时也从零星逃回高昌的残兵口中得知,高昌四面八方的都唐军--他们被唐军包围了!

这是一个噩耗,唐军来势汹汹,目的已经不言自明。

赫舍里怕了,二十万联军被全歼,没有一个士兵逃回来报信,说明唐军也是将伊吾的二十万人包围全歼的,唐军连续两次采用同样的战术更是说明唐军统帅对自己的军队有着绝对的信心,高昌的这三十万人很可能再次上演伊吾的惨败。

他要离开这里,大唐太危险了,西域也太危险了,他此来的目的是来打击大唐,而不是明知不可违还要带着自己的士兵前去送死。

波斯已经到了风雨飘摇的时候,没有必要再把宝贵的军队消耗在西域。

打定主意,他都没有和两个盟友打招呼,当即带着剩余的五万波斯大军拔营往西而去。

葛尔东赞也比赫舍里好不到哪去,见波斯军营有异动,立刻脚底抹油,带着剩余的万余吐蕃骑兵往西昆仑而去。

他没有带兵从星星峡回吐蕃的想法,得知唐军的主帅乃是李嘉欣,用脚趾头像都知道星星峡的路线现在肯定被唐军给堵死了,再去走星星峡就是自投罗网。

反应最慢的是西突厥人,还残留着西突厥骑兵有九万,他们虽然也收到了伊吾城陷落,二十万联军全灭的消息,但是他们却不急。

因为高昌进入西突厥的道路太多了,唐军根本拦不住他们。

而且他们的思维还陷在雪原行军困难的误区里,认为即便是唐军不惜代价的的穿越千里雪原而来,数量也不会太多,凭借着自身兵力上的优势与唐军还有一战之力。

就是西突厥人的犹豫,直接导致他们失去了跳出唐军包围圈的最佳时机,等到他们发现情况不对头,想要撤离的时候,唐军的火器部队已经兵临高昌城下,李道宗部也已经在高昌西部地区建立了坚固的阻击防线,两军短兵相接已经不可避免。

程咬金、苏定方和柴绍三人也不和敌人客气,一到高昌就开始攻城掠地,一路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就冲到了西突厥人面前。

三人经历过伊吾之战后,深信没有炮弹搞不定的敌人,五万人主动向九万突厥骑兵和十多万西域联军发动了进攻。

战争一开始,西域联军中的三万高昌军就脱离了战场,通过高昌城内的密布得地道网络分散到了城中各个要害地点,高昌王的使者更是把城内城外所有的密道分布图交到了苏定方手里。

高昌城是一座大城,但依旧没办法容下近三十万的军队,而且三国还要照顾高昌这个西域小霸王的感受,没有把城中的高昌居民赶出城外,所以大部分的联军都是驻扎在周边的城镇和军营之中,城中只有高昌军和不到三万的三国联军。

波斯和吐蕃先行跑路,城内只留下了西突厥一万没有马的骑兵。

近卫军和神机军在城外攻击西突厥人的大营和西域联军时,城内的高昌军在许业和张青等高昌将领的带领下直接反水了。

一队队高昌兵突然出现在西突厥骑兵附近,向西突厥骑兵发起来突袭。

其实双方的这场战斗真没什么好说的,没有马的突厥骑兵对上战斗力为五的高昌军队,只用四个字就能概括整场战斗的精髓:

菜鸡互啄!

反正当许业看得到两千高昌精兵和五百个西突厥士兵打了将近一个小时都没有打出个结果的时候,他脑海中就用这四个字给双方的表现做了评价。

回头看唐军这边的战斗,更没啥可以称道的地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