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哲的诗作,己在同辈和师长中广为传诵,其诗风格逸雅,又时为人抄传,转辗而遍于朝野。不久,为朝中工部侍郎梦麟、内阁学士李因培等人所知,荐入庠序,补诸生,升廪生,而声名益噪,当世推为博雅。
乾隆十三年1748,上海县申江书院创立,赵文哲即入申江书院求学。山长凌如焕,与赵文哲同学者有青浦王昶、嘉定曹仁虎及王鸣盛等人。皆有诗名,而推1赵文哲为翘楚。后来,长洲高士,被乾隆誉为“东南二老”之一的沈德潜遴选上海赵文哲、黄文莲,嘉定王鸣盛、曹仁虎、钱大昕,长洲吴泰来,青浦王昶之诗合编成吴中七才子诗选一书,后传至日本,其国相高棅为七律,人赠一章,寄估舶以达,人艳称之。于是,赵文哲等吴中七才子的诗名,不仅遍传国内,而且已蜚声海外。
乾隆二十七年1762,赵文哲三十七岁时,皇帝第三次南巡,召试献赋,应试者除赵文哲外,还有陆锡熊后为四库全书总纂官之一、张果浚、张熙纯等。圣驾亲阅文哲所撰“海塘赋”后,定赵文哲御试一等第二名,钦赐举人,授内阁中书,随帝到京。第二年赵文哲升为方略馆纂修官,分修“平定准噶尔回部方略”、“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大清一统志”及未成之“音韵述微”、“热河志”诸书。
乾隆二十九年1764擢升直军机房,在军机章京上行走,参与皇帝密诏撰拟事宜,成了乾隆的宠臣。奏记文字都出其手,大学士刘统勋、刘伦、于敏中等人皆叹其为异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