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这几日,算是热闹非凡了。
第一日。
从传闻中的道教天师,道尊张道御入城开始,便受到了百姓们激起热烈的欢迎与好奇。
据说道之极致,可比仙人,而如今这人间,自然是张天师最近仙人,若说是能得张道尊指点,说不得延年益寿,福禄安康。
而张道尊也没让大家失望,来钱塘后稍事休息,便在那钱塘湖畔,召集几百附近地方的弟子们,广施仁善,分了那十几个坐坛,论道讲经,不收取任何钱财,为百姓们承继道学。
更有人称,日当正午,柳荫之下,张道尊望水而言:“此水向春而活,滋养钱塘,方得人杰地灵。”
之后,有人亲眼所见,张道尊手折桃枝,沾水又起,那枝叶上,竟开出一朵粉桃花来。
见此神迹,百姓沸然,更是纷纷前往,想要一睹神迹再现,但被钱塘府的衙役们阻拦,直到湖畔,太守马康平会面张道尊后离开,才得以进入。
而接下来,钱塘府便在城中张贴了告示,五日后,钱塘湖畔,开办问道之集会,邀吴郡,吴兴,宣城,庐江,鄱阳,新给六郡之士子,文人,与诸教人物,前来问道!
第二日。
钱塘府衙布置了数十里郊外之地,以安置往来之客。
第三日。
扬州大中正,王卓然亲至钱塘,以襄此盛事,向各大书院提请,派遣学子们前来,以文品道,观其才学。
第四日。
骤雨临钱塘,王卓然与张道御坐于楼上,望天问气,把酒言欢,张道御言:“有雨入夏,水泽万物,因道生于天,方得众生之仰望。”
王卓然对曰:“时令所至,四季各异,天道之无情,便在时光不往复。”
两人大笑。
第五日。
天高云阔,清爽宜人,小青峰上,迎来了客人。
张玄带着二弟张俞,小妹张彤云,前来拜会山长王迁之。
递上帖子,王迁之也只是笑呵呵地应对几句,答应了明日会出席那问道大会,便带着他们兄妹三人,到了课堂上,请他们一同听讲。
座位倒是有的,不过比较尴尬就是了。
众所周知,课堂上,最好的位置,当然是一要靠边,方便欣赏风景,二要靠后,方便打瞌睡。
所以,两个最后的黄金角落里,分别坐着山上的大哥和二哥。
也就是王凝之和马文才。
因为两人一向不对付,所以学子们都很懂事,没人会坐在他们中间,给自己找不自在。
空下来的位置就只有这里了。
张玄兄妹三人,便坐在此处。
这三人啊,从进入课堂开始,便受到了众多的关注。
张玄自是不必说,张家长子,地位基本上,属于王玄之那个级别,如今又即将成为张道御的弟子,要不是在课堂上,有诸位同窗和夫子看着,只怕是要上前巴结的人,已经按捺不住了。
张俞也很不一般,张家举家搬迁这几年里,他是负责留守吴郡的人,直到年底才到钱塘来,作为张家二公子,吃喝玩乐无一不精,尤其擅长各种花活儿。
和大哥素净的长袍不同,这位二公子,身上处处透露着一股子烧包的味道,就算是在纨绔里,也是相当引人注目的那种了。
而且年初,他和马文才春猎之争,也是让大家津津乐道的事情,毕竟,这位潇洒的纨绔公子,被太守之子打了脸的桥段,还是很为人所喜的。
至于小妹张彤云,不需要说别的,那张脸就足够让这些年轻气盛的学子们心里激动了。
一身简单的鹅黄色长裙,挂着几个小饰品,一看就是用了心的,每个都是常见的,却又不常见,因为每一个小饰品诸如金玉之类,都被她用绿色的金纹线绕着编了花。
一张小小的脸蛋上,总是带着和善的笑容,两个小酒窝可爱得很,明眸似水,又带着一点点好奇。
举手投足之间,带着少女的天真娇憨,引得学子们频频侧目。
王凝之都忍不住多看了几眼,暗赞,不愧是能和谢道韫一较高下的人物啊。
这兄妹三人,各个与众不同。
张俞瞧见了马文才,顿时脸色难看一点儿,却偏偏一步不让,自顾自地坐在他身边,两人相看两厌。
张玄居正中,脸色平淡。
张彤云则坐在了王凝之旁边,好奇地打量了几眼这个去年还算纨绔,今年却突然变成了名扬天下的王家公子。
他们的到来,顿时就引发了全体人员的激情,别说陈夫子讲课讲得那是一个昂扬,就是平日里偷懒打瞌睡,在案几下看小人书,或者互相挤眉弄眼说小话的那些学子们,也各个是正襟危坐,一脸严肃好学,生怕给这几位留下什么不好的印象。
毕竟,这三人都是值得交好的对象,张玄注定了不一般,能得到他的关系,那必然是未来可期。
张俞虽不见得能有什么入仕之路,但人家是张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