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整个场地都已经被迫让了出来,于是他完成接球之后,第一时间就朝着左侧横向移动。
于是,高文出手的瞬间,用手腕力量稍稍多带了一些,就击打了一个斜线:
回头球。
重复线路,瞄准萨基森身后空出来的右侧位置,击打过去,没有追求角度,而是用速度形成压制,网球就已经如同一阵飓风般,从萨基森的身后席卷了过去。
正在朝着左侧全力冲刺的萨基森,急停急转也已经来不及,只是用视线余光无力地瞥了一眼网球的飞行轨迹。
同样的战术套路,不同的结果,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发动进攻和处理防守的双方都是不同的。
简单来说,萨基森需要抢点,节奏必须提升起来,容错空间比较小,但高文则不需要,他能够通过发球的变化,用速度、旋转、落点等等形成压制,然后通过自己第二拍的衔接,控制自己的进攻节奏。
另外,就好像刚刚这一分一样,击球线路排列组合的出乎意料,也是高文的优势。
“15:0”。
不过,萨基森也正在全力以赴,第二分通过回发球的压深抑制了高文的进攻衔接,进而形成了对抗。
一来,一回。
一来,一回。
转眼就已经击打了七个来回,高文没有能够在前三拍直接形成得分。
然后萨基森抓住高文一次斜线回球落入自己预判的机会,往前跨了一大步,击球点就成功抢到了上升点,双手反拍轻轻一拧一抬,非常细腻也非常轻巧的处理,不需要发力,就已经通过节奏将速度提升起来。
嗖!
网球就划出一道顽皮的轨迹,顺着斜线弹击回去,但整个速度提升了一个档次,反应时间顿时就被压缩。
正准备回位防守右侧空档的高文被杀了一个措手不及,马上就陷入被动,慌慌张张地用反拍做了一个磕挡,却已经没有引拍时间,所以全然谈不上控制,就连线路都只是下意识的保守回球,网球就已经飞了过去,重复路线地再次回到萨基森的反手位置。
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