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62 硝烟弥漫  赛点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无名小卒能否一黑到底上演好莱坞童话?”

“头号种子已经做好夺冠准备。”

“从不值一提到闯入决赛,这样的职业生涯初登场够带劲。”

“小兹维列夫能否捍卫自己的天才光环?”

“无世界排名VS头号种子,极端与极端的碰撞,宾厄姆顿即将上演冰与火之歌。”

“够离奇够怪诞够疯狂,论即将到来的宾厄姆顿挑战赛决赛三大看点。”

“高文:籍籍无名的外卡选手真的那么籍籍无名吗?”

嗡嗡嗡。

嗡嗡嗡。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氤氲热浪,明明同一周开赛的亚特兰大网球冠军赛作为美网系列赛的开局应该成为焦点,但宾厄姆顿挑战赛跌宕起伏的离奇故事却成为新闻媒体宠儿。

想象一下,头号种子被记者逼问,随随便便说了一个无名小卒的名字,试图制造出爆点,结果头号种子随口说了一句“不值一提”。

按照正常发展轨迹来看,无名小卒被淘汰出局、然后新闻热点烟消云散、记者们也全然不记得那个信手拈来的小子、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这才是现实的普遍现象。

然而,这位“不值一提”却一路爆冷,连克强敌、杀入决赛,愣是将“理论可能性”的决赛对决搬上舞台,与头号种子隔网相对,为自己赢得了直接对话头号种子的机会,更是为记者们提供全新的爆点素材。

这真是……无巧不成书咩?

不要说网友们了,就连记者们一个个都啧啧称奇,纷纷开始挖掘高文的信息——

一直到此时才想起来这件事。

没有世界排名,首次参加职业比赛,这些关键词让高文披上一层神秘色彩,就如同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一般;但深入调查就可以发现,高文居然是最新一届的NCAA全美冠军,虽然NCAA的竞技强度有限,然而高文绝对不是什么无名小卒。

咦?

这下事情就有趣了。

大一新生,全美冠军,两个关键词叠加起来就等于……天才少年?

区别就在于,小兹维列夫是从职业培训体系成长起来的天才,从小就投入巨大,早早展现出天赋;高文则是走高中到大学教育体系成长起来的天才,缺少资金支持的情况下,选择一边读书一边训练。

但毋庸置疑,一个十七岁、一个即将年满十九岁,此时都是刚刚进入职业巡回赛的新鲜人,处于高速成长期,尽管发挥起伏可能比较明显,不过强强碰撞的对决却能够生动诠释青春风暴的经典奥义。

比赛,值得期待。

于是,记者们一个两个都亢奋起来——哪怕是挑战赛,只要肯用心,同样能够挖掘出值得讨论的爆点。

看,这不就是吗?

记者们一个个拍着胸膛骄傲地自夸着,“高文就是我挖掘出来的”,仿佛他们是比利-马丁般。

决赛当日,一号球场熙熙攘攘聚集着大量大量记者,放眼望去采访区居然已经全部坐满了!虽然说小兹维列夫确实是值得期待的新星,但如此阵仗还是远远超出了组委会的预期。

更重要的是,一号球场上座率居然达到了百分之百,整整一千个座位全部销售一空!

宾厄姆顿挑战赛的上座率票房一直都很稳定,这也是挑战赛能够举办二十年的原因,但百分百上座率已经将近十年没有看到了。

人们都以为观众是为了小兹维列夫前来的,但现场抽样调查显示,如果对手不是高文的话,恐怕观众热情也不会如此之高,毕竟比赛是双方共同完成的,一个巴掌拍不响,比赛的精彩程度取决于对阵双方才行。

首轮比赛,高文对阵科基纳吉斯的比赛就在宾厄姆顿小城里广为流传,收获诸多赞誉;后来高文又在对阵斯塔霍夫斯基的比赛里表现出色,再次证明自己的实力,圈粉无数。

虽然高文破坏了前两号种子会师决赛的美好画面,但高文还是用球场之上的硬核表现为自己赢得了无数欢呼,而“籍籍无名外卡选手”的身份更是增加了童话光环,为接下来的这场对决增添了神秘色彩。

的确,小兹维列夫是一大看点,而因为对手是高文,观众们就更加期待了。

然后,时隔多年,宾厄姆顿挑战赛的一号球场又再次迎来了百分百上座率,全场,热浪氤氲。

汩汩。

汩汩。

球场涌动着窸窸窣窣的声响,观众们迫不及待地准备迎接决赛对决;更衣室里也涌动着熙熙攘攘的热浪,剑拔弩张的气氛在悄然弥漫。

小兹维列夫身型苗条修长,198厘米的身高比高文还要高半个手掌,但体重看起来只有85公斤左右的模样,和高文现在相差无几,比后来2020年、2021年巅峰时期还要瘦弱一些,应该是青少年还没有完全张开,肌肉也明显不够紧实。

但此时,小兹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