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高压,两次高压,库伯特可以明显感受到高文持续上旋球的冲击,高压的回球质量正在明显下滑,以至于高文稍稍小碎步调整,就能够完成击球,甚至还有时间观察球场空间,注意林德斯泰德的站位。
然后,双手反拍轻轻一带一切,不仅没有发力,而且还在卸力,整个击球动作非常柔软也非常细腻,切出一个网前小球——
此时,库伯特的站位已经被高文的连续强烈上旋挑高球压迫到底线附近,切短就是最好的重心调动,打乱库伯特的脚步。
如果是单打比赛,库伯特肯定狼狈得不行,必须急停急转二次启动,而且,高文和蒂姆的脚步双双进入底线,一点一点压缩双方的击球空间,形成物理施压,对面球员的击球必然需要更加慎重才行。
但这是双打,库伯特之外,还有林德斯泰德。
林德斯泰德第一时间启动,从旁边切了过来,两个大跨步就已经赶到,准备协防,就在挥拍准备触球的刹那,他就意识到高文回球的巧妙。
这居然是一个侧旋。
落地之后,网球持续朝着库伯特一侧的左侧外旋,也就是持续远离林德斯泰德的方向,这也意味着林德斯泰德的判断不太准确,脚步移动没有到位,还短了小半步空间,击球点就从球拍甜点转移到球拍前端——
控制的难度,根本就是天上地下。
隐藏陷阱!
林德斯泰德已经没有迟疑时间,小心翼翼地用正手劈了一拍,就如同劈柴一般,不敢发力,而是切长回去底线,试图将高文持续前冲的脚步往后推。
而且,林德斯泰德处理得不错。
落点,在单打线之外、双打线之内的底线大三角,越过高文的移动站位,并且通过下旋球抑制住高文半路截击的可能,然后迫使高文不得不连续后退,在自己脚边用正手完成反弹击球。
就在出手瞬间,高文注意到库伯特已经回位到网前,而自己正手没有足够的挥拍空间,挑高球的高度可能不够,直接被库伯特高压拦截的可能性已经超过90%,于是,手腕轻轻一抖,又再次将网球切了一个强烈上旋的短球。
一弹。
一撞。
库伯特压上贴网的速度非常快,在网球刚刚越过球网还没有来得及下坠之前,就已经如同一堵墙般正面迎了上前,球拍挡在胸口,正面撞击一拍,依靠前冲上步的力量和身体自重完成施压,网球就直接撞了回来。
啊!
高文非常狼狈,因为前一拍击球完成的脚步衔接,没有任何迟疑就已经上前,两个大跨步就朝着球网贴上去,试图在网前完成拦截;但脚步明显慢了小半拍,反而是库伯特依靠上步的动作抢到了节奏,撞墙式的回球突破高文的防线,再次朝着身后的底线大三角飞过去。
赫!
二号球场上空可以听到清晰的惊呼声,观众全部不敢置信地捂住嘴巴,看着落在高文身后两步远的网球落点,这几乎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击球的位置,所以,破网成功?
却见!
高文左腿一蹬原地完成一百八十度的顺时针转身,两个大跨步就冲了上去,此时整个人已经背对球场,电光火石之间就已经追了上去,但问题就在于,高文是右手持拍,此时网球落点却在身体左侧。
如何击球?
还有,如何选择线路?
整个球场那么大又那个宽,但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平面空间,而应该将整个球场的三维立体空间充分利用起来,脑海里千丝万缕的思绪汹涌着。
球拍,从右手换到左手,所有握拍方式都已经不作数,就是勉强握住球拍,视线盯着正在下坠的网球,就在网球即将二次落地的时候,用球拍轻轻往后一推一提,手腕非常柔软地包裹住网球轻盈地一勾。
赫!
伴随着全场观众无法抑制的二次惊呼声,那看似轻描淡写的背后击球,却划出一道轻盈灵动的抛物线,翩若惊鸿地勾勒出一道彩虹,朝着对面球场的底线方向快速飞行过去,强烈的旋转让光芒也跟着闪动起来。
天外飞仙!
库伯特第一时间就反应过来,试图原地起跳完成拦截,结果才刚刚举起球拍就发现,挑高球居然过顶了;马上进入二次启动状态,转身快速朝着后方追过去,但优势马上转化为劣势,场面瞬间逆转。
不仅库伯特慌乱不已,林德斯泰德的脚步也慌乱起来,因为此时此刻一切都已经脱离计算的范围,完完全全依靠临场反应了,神经必须紧绷。
库伯特抵达底线的时候,早就错过了高压球的时机,只能一百八十度转身,利用转身的力量完成击球,勉强地用正手完成一拍击球,却完全没有正手发力的感觉,只是简单的过渡球,甚至线路和落点也没有时间思考。
下一秒!
蒂姆出现了!
连续小碎步横向移动,库伯特的回球落